阮邀「恁」農來搏感情 林保署新竹分署推動在地林業多元經營

阮邀「恁」農來搏感情 林保署新竹分署推動在地林業多元經營


▲林保署新竹分署在三峽地區啟動(113)年度「與林農有約」林業政策座談會第一站,由林保署新竹分署長夏榮生主持。(圖/林保署新竹分署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6/14日在三峽地區啟動(113)年度「與林農有約」林業政策座談會第一站,由在地三峽工作站邀請三峽區林地承租人、在地里長及民眾等近30人在三峽區插角里大有市民活動中心進行座談,新竹分署各相關單位亦派員一起與林農面對面溝通以瞭解經營的問題與建議,並推廣林業永續經營政策。




阮邀「恁」農來搏感情 林保署新竹分署推動在地林業多元經營


▲林保署新竹分署在三峽地區啟動(113)年度「與林農有約」林業政策座談會第一站,青出於藍染工坊劉老師分享馬藍種植。(圖/林保署新竹分署提供)



座談會中新竹分署三峽工作站說明近年來積極推動的林地政策及相關規定,也列舉實際案例讓林農了解多項如國有林濫墾地補辦清理、農地友善猴害防治方案、暫准放租地建地解除林地後續計畫、租地造林興設工寮注意事項、林下經濟推動等等的最新林業政策,另為結合在地產業並兼顧林農生計,近期積極推動林下經濟政策,特請三峽青出於藍染工坊分享林下經濟-馬藍的經濟效益及栽植管理,讓林農能更容易瞭林業永續多元經營。



藍染是三峽地區有名的文化產業之一,而馬藍是其重要的原料來源,新竹分署為能推動在地產業與林業多元利用政策,自110年起即推動馬藍作為林下經濟品項的栽植研究,三峽工作站主任林純徵表示林下經濟政策推動,為林農經營林木過程中成林生產前,能維持森林樣貌、功能且不破壞森林環境原則,永續經營林地並提升收益。




阮邀「恁」農來搏感情 林保署新竹分署推動在地林業多元經營


▲林保署新竹分署在三峽地區啟動(113)年度「與林農有約」林業政策座談會第一站,與民眾討論政策內容。(圖/林保署新竹分署提供)



目前林下經濟已開放租地內培育段木香菇或木耳、臺灣金線連、林下養蜂、種植臺灣山茶、馬藍、天仙果等具經濟價值的森林副產物品項。三峽地區有九成以上是森林區域,且大部分是馬藍適合生長的環境,馬藍的葉和莖可萃取「藍靛色素」作為染劑原料,栽植後不必集約管理,一年可以二收,頗具經濟性,目前三峽工作站也積極輔導林農申請中,並提供相關栽植管理等技術協助,更接續媒合連結產業端,以兼顧生活發展與國土保安創造雙嬴。



新竹分署長夏榮生相當重視三峽地區此次的說明會,親自率領相關業務同仁出席,利用座談聽取林農意見,席間民眾發言踴躍,涉及林下經濟申請、林地續租換約個案問題等,也指示同仁記錄並列冊,會後交由三峽工作站個別輔導。夏榮生在會中亦鼓勵林農平常有任何林地管理、林業經營等疑義,或是想瞭解最新的林業政策等,都可以主動洽詢三峽工作站及時解決知悉,工作站是民眾的林業資訊站,也是社區部落的好夥伴。



最新社會新聞
人氣社會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