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發生率上看20% 中醫「一招」夏季限定可治本


過敏性鼻炎發生率上看20% 中醫「一招」夏季限定可治本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環境溼熱且空氣汙染嚴重,鼻子過敏是國內最常見的慢性病,根據統計,過敏性鼻炎發生率約5到20%,不少人甚至因此晚上入睡困難、白天專注力下降,而夏天其實正是治本的好時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針灸科主任吳建隆指出,中醫有所謂「冬病夏治」的穴位敷貼治療,臨床可以有效改善過敏症狀。


鼻子過敏常見症狀,包括:鼻塞、鼻腔腫脹、打噴嚏、流鼻水、揉鼻子、揉眼睛、白天疲倦,體質抵抗力也會變差。


吳建隆說,嚴重的話,有人晚上也會因為鼻塞、鼻不通、鼻竇壓痛、鼻涕倒流、頭痛等,出現入睡困難、夜間醒來、輾轉難眠等現象,使得隔天精神狀況不佳,影響學習及工作效率。如果小時候沒治療好,後續容易衍生過敏性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經常反覆性感冒等症狀。


吳建隆解釋,所謂「冬病夏治」是在夏日做好疾病預防措施,以減少好發於秋冬的疾病困擾,這是結合中醫「運氣醫學」與「敷灸療法」的預防性治療。過敏病症的兒童及青少年,多屬於寒性體質,一般選擇夏天最炎熱的「三伏」時期,將有利於肺部的辛溫藥物「白芥子、細辛、乾薑、甘遂」等藥材用薑汁調敷,貼在身體背部「大椎、大杼、風門、肺俞、脾俞、腎俞」等與肺部有關穴位,經由局部刺激血循、達到溫經通絡、散寒驅邪的作用。


吳建隆說,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進行穴位敷貼治療近20年,皆由專業中醫師親自進行敷貼,除了使用肺經的穴位之外,也會根據小朋友個人體質差異,選用強化脾胃或溫補腎元的俞穴,以增強後天脾胃及先天腎陽的功能,改善體質,幫助溫肺經、散肺寒,在鼻塞、流鼻水、打噴嚏、揉眼睛等過敏症狀,都有明顯的改善。


吳建隆強調,三伏貼是過敏性鼻炎、氣喘疾病值得推薦的非侵入性治療方法,連續三年的處置,效果更好。今年三伏天的敷貼時間,剛好在7、8月的暑假期間,初伏是7月15日,中伏是7月25日,末伏是8月14日。


照片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掃到王義川風波 疾管署澄清:萬華60萬人個資放1個月就銷毀!


現省2千爆搶打!免費肺鏈疫苗2天秒殺2萬劑 疾管署:只再開放5萬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