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重症致死率飆升200倍 胸腔內科醫師籲別心存僥倖

流感重症致死率飆升200倍 胸腔內科醫師籲別心存僥倖

【NOW健康 翁靖祐/嘉義報導】藝人徐熙媛(大S)在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消息傳出令人震驚。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信均醫師強調,施打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若得到流感後,出現喘的症狀,務必立即就醫。


最好的預防就是疫苗 醫師提醒別心存僥倖


陳信均指出,整體流感的致死率約千分之一,其中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免疫不全的病人,併發重症的機率會比較高,年輕族群重症機率稍低,約為百分之一左右,但一旦併發重症,致死率就會由原來的千分之一驟升為百分之二十。


陳信均以多年治療重症病人的經驗分享,預防流感最重要的還是施打疫苗,事後的就醫、用藥,都是亡羊補牢。約莫7年前台灣曾經有過一波大流行,當時加護病房收治很多重症病人,甚至連葉克膜都不夠用。那次之後新聞報導非常多,隔年疫苗施打率提高,流感重症率也降低。如果是對疫苗比較易感的族群,或是過去打疫苗曾出現併發症的民眾,則是建議在這個時候盡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如果要出入的話,務必要戴口罩、勤洗手。


針對有些人想依賴群體免疫,只要別人都打疫苗,流感自然就不容易傳染,自己就可以不用打,陳信均指出,這是個僥倖的想法,因為流感傳播速度相當快,如果按照流行病學的公式計算,整個族群裡面幾乎要9成以上的人都施打疫苗,才會產生群體免疫的效應,所以其實打流感疫苗是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概念,夠健康的族群去打疫苗,能夠保護不能夠施打疫苗的族群,這是利人利己的事情。


打疫苗還是會感染? 醫:正常且仍可避免重症


陳信均醫師表示,常有人問,為何打了流感疫苗,還會得流感,這是因為流感疫苗是針對A型及B型流感,但廣義上季節性流感還包含腺病毒等,因此施打流感疫苗主要是預防有可能變成重症的A型及B型流感,至於其它較輕症的季節性流感,就不在流感疫苗預防範圍內。


陳信均補充,施打疫苗以後,仍要視宿主本體是否能經由疫苗產生足夠的抗體,如前述高危險群,施打疫苗後未必能產生足夠的抗體,因此有人即使施打疫苗,還是可能感染流感,甚至變成重症。但依臨床經驗,只要有接種疫苗,得到流感後的症狀仍會輕微一些。


陳信均提醒,流感高危險族群,如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及孕婦,或是本身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洗腎、肝病等病人,如果開始出現症狀時,最好提早就醫,因為有時候晚了兩三天,病情可能就會急速變化。至於青壯年人,咳嗽、發燒是流感常見的症狀,可是一旦開始出現會喘的狀況,就是一種警訊,表示肺部的症狀已到一定程度,是最可能會有危險的症狀,務必儘快就醫。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不只女人愛美!男人也愛面子 專家分享男性保養新觀念
▸大S染流感病逝!疫苗恐掀搶打潮 疾管署曝公費庫存量


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