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常見過敏性結膜炎和乾眼症 眼科醫教你區分與治療

春天常見過敏性結膜炎和乾眼症 眼科醫教你區分與治療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春天到,眼睛也跟著鬧脾氣?過敏性結膜炎和乾眼症,是春季常見的眼疾,兩者症狀相似,卻有所不同。過敏性結膜炎主要由塵蟎、花粉等過敏原引起,以眼睛發癢為主要症狀;乾眼症則會出現乾澀、異物感、灼熱、視力模糊等多種不適。眼科醫師提醒,眼睛不適時應就醫檢查,找出真正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過敏性結膜炎與乾眼症別混為一談 眼科醫師說明成因與治療


湛明眼科診所院長俞函杰醫師指出,過敏性結膜炎發作,一般會採取冰敷和眼瞼清潔,並盡可能避開過敏原、降低發炎反應。藥物治療常見使用抗組織胺藥水、巨大細胞安定劑或類固醇藥水,若需進一步控制則會使用環孢靈素藥水。


乾眼症則可分為缺油型和缺水型,缺油型約占7至8成、缺水型約占2成,然而多數患者屬於缺油合併缺水的混和型。乾眼症改善方式包括熱敷、眼瞼清潔,以及點用人工淚液、類固醇藥水等,此外,也可採取淚管塞將眼淚排水口塞住,讓淚液多停留在眼球表面,若眼球表面細胞功能較差、角膜反覆破皮,則可選擇自體血清點眼液改善。


乾眼症常見因眼瞼炎阻塞引起 發生在這位置屬瞼板腺功能障礙


俞函杰醫師說明,臨床上常見因眼瞼炎阻塞引起的乾眼症,依發炎位置可分為前眼瞼炎和後眼瞼炎,前眼瞼炎是睫毛根部髒汙或有圓柱狀皮屑,也可能因蟎蟲感染所致,主要與眼瞼清潔不良很有關係。至於後眼瞼炎多為瞼板腺功能障礙,引起瞼板腺分泌油質異常、減少或阻塞,導致眼淚容易蒸發,改善方式除了熱敷、點藥和清潔外,可透過瞼板腺擠壓幫助疏通硬化的油脂,觀察後續,若半個月到1個月內又明顯發作,建議不妨選擇眼科脈衝光治療,臨床上普遍獲得患者的肯定。


俞函杰醫師解釋,睫毛根部的眼瞼邊緣發炎,會出現血管擴張的發紅反應,透過眼科脈衝光照射眼瞼邊緣的皮膚,可減少不良擴張的血管,降低發炎程度。脈衝光原本用於治療臉部酒糟性皮膚炎,被發現連乾眼症也一併獲得改善,至今脈衝光應用於乾眼症治療,不僅能破壞異常增生的血管、消除眼瞼邊緣紅腫,並加熱融化瞼脂,再藉由擠壓瞼板腺排出油脂來改善症狀。


俞函杰醫師曾收治1名20多歲的女性因眼瞼炎導致乾眼症,主訴眼睛乾澀、有異物感,在藥水治療後效果不佳,經醫病溝通,決定選擇眼科脈衝光治療,做完第1次乾眼症狀就有改善,人工淚液點用的頻率從原本1天6至8次,降至2至4次。每回脈衝光療程建議至少做4次,每次約間隔1個月,依症狀發作情況,約半年至1年需再進行療程。


眼科脈衝光術後如何保養? 眼周皮膚冰敷、防曬、保濕都要確實


俞函杰醫師表示,眼科脈衝光術後須先冰敷舒緩,1周內應留意眼周皮膚的防曬、保濕,塗抹乳液防護,預防可能的反黑狀況。另外,在眼科脈衝光術前會進行評估,若眼皮曾長過皰疹,恐因脈衝光治療而復發;倘若眼皮有活動性皮膚發炎、感染、開放性傷口等,則不適合做。


俞函杰醫師提醒,預防乾眼症,首重眼瞼清潔。洗臉時用洗面乳搓揉出泡泡,然後閉眼用手指頭輕輕搓揉睫毛根部將油脂洗淨,若年長者因眼瞼皮膚鬆弛蓋住睫毛,可使用眼瞼專用清潔液或慕斯擠在棉片上輕拭清潔。此外,現代人過度使用3C產品時常忘了眨眼,建議用眼30分鐘應做護眼操,閉眼休息1秒張開、連續10回合。營養方面可適當補充魚油,飲食上應減少食用動物皮和肥肉等脂肪部位,以降低眼瞼發炎機率。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春天好發皮膚病!皮膚爆癢 濕疹、汗皰疹、乾癬最常見
▸常見近視雷射手術比一比 眼科醫師分析特色及適合族群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