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洗腎人口居世界之冠!營養師揭密飲食攝取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洗腎人口占比全球第一而聞名,因此擁有「洗腎王國」的稱號。依據台灣腎臟醫學會指出,平均每8人就有1人患有腎臟慢性疾病,據統計,全台有逾9萬人接受洗腎治療,由此可知腎臟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日前,營養師侯沂錚與藥師奶酪糕於YouTube網路健康節目《健康搞飛機》中,分享了針對腎衰竭病患的飲食控制技巧,並探討日常飲食攝取對於腎臟的影響。



腎功能低於15%需洗腎治療 慢性腎衰竭洗腎難逆轉



營養師侯沂錚在節目中解釋道,腎臟在我們體內擔任著製造尿液、排泄廢物和調節水分的重要角色。他指出,依據腎絲球過濾率,可將腎功能分為五期,當腎功能降至僅剩15%以下時,經醫師評估後需要進行洗腎治療。對此,營養師侯沂錚也提到急性腎衰竭,若處理得宜會有恢復的機會;但對於慢性腎衰竭,洗腎可能是不可逆的過程。



另外,營養師侯沂錚也強調本身就患有三高的病患,在沒有良好控制下,腎病變發生的機率也較高。藥師奶酪糕對此也建議,比起服用對腎臟代謝負擔較大的非類固醇止痛藥,改為服用以肝臟代謝為主的乙醯胺酚,也就是所謂的普拿疼,對於腎臟較為友善。



慢性腎病患應限制蛋白質量 攝取標準依療法和體重調整



關於腎臟保健飲食,營養師侯沂錚建議慢性腎臟病患者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但若不幸進入到需要洗腎的程度,則是需要補充高蛋白,其中使用腹膜透析療法的病患,所需的蛋白質量會比使用血液透析來得高。對於蛋白質的攝取,營養師侯沂錚說明每天攝取的蛋白質量應該根據個人體重和腎功能狀況而定。標準來說,一位體重六十公斤的一般人,蛋白質份量大概乘以1,一天可攝入六份的蛋白質。如果是血液透析的洗腎者,以每公斤體重乘以1.2,大約食入七份左右的蛋白質,腹膜透析的病人則是每公斤體重乘以1.5,大概可以吃到九份左右。



磷、鈉、鉀攝取需謹慎 避免加工食品維護腎臟健康



除了當心蛋白質的攝取量,同時,營養師侯沂錚也提醒應控制磷、鈉和鉀的食用含量。他指出,磷是腎臟病患者需注意的營養素之一,研究顯示,避免攝取過多加工食品和高磷食物有助於維持腎臟健康。奶類含有較高的磷,建議腎臟病患者控制攝取量,此外,也建議避免過鹹食物,控制適量的鈉含量以及如生魚片、生菜、沙拉等高鉀生食,改以食用熟食為主,以維護腎臟健康。



營養師侯沂錚提醒大眾,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關注腎臟健康指數,才能有效地維護腎臟的代謝功能。藥師奶酪糕也呼籲,對於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人,應特別留意腎臟健康,降低慢性腎臟疾病的罹患風險。最後,營養師侯沂錚再次提醒,保持均衡飲食,特別是在腎臟衰竭的情況下,需控制營養素的攝取,以防止腎功能每況愈下。


【延伸閱讀】

長期糖尿病逼近洗腎邊緣! 中西醫合療助六旬女遠離危機

39歲NBA灌籃王「不洗腎只能活1週」 醫破解洗換腎迷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0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