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控制,恐併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糖尿病病人因長期血糖控制不良,血管就像長時間泡在糖水之中,很容易產生各式併發症,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即為併發症之一,恐影響視力,甚至有失明的風險。


血糖不控制,恐併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1名45歲趙先生是業務員,時常需聚餐應酬,平時又沒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近日覺得騎車時看路標越來越吃力,甚至看到馬路上的線條還出現扭曲變形的異樣。趙先生趕緊到眼科診所就診,發現眼底出血,診所緊急安排轉診至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眼科部就醫。

眼科部醫師立即安排趙先生進行眼底攝影及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檢查,依據檢查結果,高度懷疑是糖尿病引發的視網膜病變及黃斑部水腫,接續為趙先生安排抽血檢驗,檢驗結果發現趙先生的糖化血色素高達13.1%,是正常標準值的兩倍之多,而且血壓及血脂也出現異常數值,立即幫趙先生加掛新陳代謝科門診。

趙先生依照醫囑用藥治療,並控制三高,眼科方面則使用玻璃體內注射抗血管生長因子藥物治療,經過定期回診及藥物治療,趙先生的三高數據及視力都逐漸進步,也能恢復正常工作。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眼科部林暄婕醫師說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最常見之視網膜血管疾病,糖尿病病人因長期血糖控制不良,血管就像長時間泡在糖水之中,很容易產生各式併發症。視網膜病變就是小血管併發症之一,主要侵犯視網膜微血管產生小出血點、脂肪性滲出物、微血管瘤,甚至新生血管等,病程前期不一定會有症狀,但當發生玻璃體出血或牽引性視網膜剝離時,則會造成嚴重視力受損。此外,不健全的視網膜血管會產生滲漏,導致黃斑部水腫,也會造成視力模糊或扭曲,糖尿病黃斑部水腫是工作年齡人口(壯年、尚未退休的族群)常見的失明原因,絕對不可輕忽。


血糖不控制,恐併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林暄婕醫師說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最常見之視網膜血管疾病,糖尿病病人因長期血糖控制不良,血管就像長時間泡在糖水之中,很容易產生各式併發症。(圖片提供/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

林暄婕醫師指出,針對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以接受視網膜雷射治療,使視網膜出現的不正常血管萎縮,若發生嚴重出血或視網膜剝離則需接受玻璃體切除手術。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為玻璃體內藥物注射,包括抗血管生長因子或類固醇等,健保均有條件式的給付,若符合相關條文規定可提出申請。從112年2月開始,健保署通過增加抗血管生長因子藥物的給付針數,在符合規定的情況下,每眼可申請的針數上限由以往的8針大幅增加至14針,對病人而言是一大福音,可以減輕不少經濟負擔。

然而,除了眼科方面的治療,最根本的血糖、血壓、血脂控制,以及戒菸、運動等良好習慣之建立也不可忽視。

林暄婕醫師提醒,由於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沒有特殊症狀,很多糖尿病病人往往只注意血糖控制,而忽略其他可能的併發症,直到視力出狀況時才到眼科就診,此時往往已經進展到嚴重的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需要接受手術才能回復部分的視力;建議糖尿病病人應定期接受眼底檢查,並依照眼底檢查結果安排後續追蹤時程。

此外,國民健康署也提供40歲到64歲的民眾每三年一次健康檢查的補助,民眾持健保卡到特約醫療院所即可接受健檢,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控制,減少併發症的產生。

👉推薦閱讀:糖尿病降低視網膜病變有藥救!新型降血糖藥物SGLT-2抑制劑可降低風險

👉推薦閱讀:糖尿病不控制,竟造成牽扯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力只剩不到0.1



【延伸閱讀】



乾癬性關節炎害關節紅熱腫痛!莊可鈞中醫師:按3大穴位、喝清熱解毒茶飲舒緩



黃仁勳打桌球懂紀律、增專注力,邁向成功!楊聰財:打桌球5大特質、5大好處



壓力導致慢性疼痛,恐造成失能!陳韋達醫師:SEEDS終結慢性疼痛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43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