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痙攣「眼睛上吊」 沒典型症狀!6個月女嬰腸病毒重症躺醫院9天


不停痙攣「眼睛上吊」 沒典型症狀!6個月女嬰腸病毒重症躺醫院9天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長注意!國內又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疾管署今(18)日指出,該名北部6個月的女嬰,於6月4日開始出現痙攣症狀,甚至出現「眼睛上吊」情形,被家人趕緊送醫,收住加護病房,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A10併發重症,所幸治療後症狀改善,住院第9天已出院。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6月9日至6月15日)門急診就診計17634人次,較前一週的18215人次,略降3.2%,不過,目前國內疫情仍處流行期,傳播風險持續。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近期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而易引起嚴重症狀的腸病毒A71型及D68型則為零星檢出、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今年以來已累計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及克沙奇A10型各2例,其中3例為未滿1歲幼童。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今年第4例的腸病毒重症,為北部6個月大女嬰,沒有潛在病史,6月上旬就開始有短暫痙攣症狀,還出現眼睛上吊的症狀,其他僅有輕微乾咳,並沒有腹瀉、嘔吐等典型症狀。


林詠青表示,女嬰被送到急診時已發燒39度,且在急診時又痙攣,醫師懷疑中樞神經感染,給予免疫球蛋白以及抗病毒藥物,隨後檢驗確定感染克沙奇病毒A10,腦部核磁共振顯示已有腦炎,為腸病毒併發重症個案,所幸,住院第9天後康復出院。女嬰平日由家人照顧,但同住家人沒有疑似症狀,感染源待釐清,不過,成人感染腸病毒可能沒有症狀,還是不能輕忽。


林詠青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更應提高警覺,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並確實做好手部衛生與環境消毒,大人返家務必先更衣、以肥皂洗手後再抱小孩,且無論是大人或小孩,皆應落實肥皂勤洗手,特別是「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以及看病前後」,要確實做到「溼、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以降低腸病毒傳播的風險。


疾管署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另一方面,國衛院日前發布新研究成果指出,高血糖可能在腸病毒感染後加劇腦幹發炎的狀況,導致重症,還點名家長應控制不要給感染腸病毒幼兒過多的含糖飲料、布丁或果凍等,引發家長的恐慌。疾管署則出面強調不必矯枉過正。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強調,相關研究只是看到腸病毒併發腦炎的個案,在臨床上同時看到有高血糖現象,但這是因為重症造成高血糖?還是高血糖造成重症?仍需要進一步研究釐清,且國衛院初步研究成果還是動物實驗而已,如果家中嬰幼兒因為腸病毒喉嚨不舒服、活動力及食慾下降,最好還是讓醫師評估,提供最好的建議。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冠「嬰兒感染潮」? 注意!疾管署:一週2起未滿1歲嬰肺炎送加護


第六波新冠真的凶!全台通報人數「翻倍」 短短一週暴增623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