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病人因它洗腎!醫揭「腎絲球腎炎」4大症狀:腎臟過濾器壞掉

60歲鄭小姐近3個月以來食慾不振、體重不斷減輕,臉色也變得蒼白,到多家醫院就診後因抽血檢測數值正常,醫師僅判斷是貧血,開立口服鐵劑補充,然而症狀並未改善;近日更出現下肢水腫及呼吸喘症狀,幾乎無法行動,輾轉至腎臟內科檢查,才發現尿液中有大量尿蛋白和血尿,胸腔也有積水,診斷為腎絲球腎炎引發的類澱粉沉積症。

收治個案的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周以新表示,當病人尿液中有大量尿蛋白和血尿,胸腔也有積水,此情況即為所謂的腎病症候群,也是腎絲球腎炎常引發的症狀,因此先為其安排接受利尿劑治療;而後經過腎臟切片檢查後,確定病因是罹患罕見的類澱粉沉積症。



腎絲球腎炎因基因控制異常

周以新說明,腎臟是負責過濾人體水分及毒素的器官,腎絲球就是腎臟裡的小小過濾器,由小血管和特化上皮細胞等複雜的結構所組成,每顆腎臟裡平均約有一百萬顆腎絲球,當疾病造成腎絲球發炎,就會產生腎絲球腎炎。

他進一步解釋,腎絲球腎炎多達數10種,詳細病因十分複雜,多與基因調控異常有關,其他可能引起次發性腎絲球腎炎的病因,包含:

  • 自體免疫疾病
  • 先天代謝異常
  • 病毒、細菌感染
  • 惡性腫瘤
  • 藥物影響
  • 重金屬、化學物質


腎絲球腎炎佔2成洗腎原因

周以新指出,常見的腎絲球腎炎症狀,包含無痛性血尿、尿蛋白、高血壓、水腫等,有些腎絲球腎炎甚至會合併器官的症狀,例如眼睛、肺部、關節、皮膚等,嚴重的尿蛋白可能併發所謂的腎病症候群,是一種包含水腫、尿蛋白、低白蛋白血症、高血脂、血栓、容易感染等的多重綜合症。

他說明:「麻煩的是,慢性腎絲球腎炎若未妥善治療,終將導致末期腎衰竭,大約有10~20%需長期透析的病患,病因可歸咎於慢性腎絲球腎炎,因此千萬不可輕忽。」



治療以減少腎臟破壞發炎為主

周以新強調,腎絲球腎炎的治療以降低發炎、減少腎臟破壞,以及改善症狀為主要目標,不同腎絲球腎炎治療方式與風險皆不相同。部分腎絲球腎炎經由保守治療就能康復,例如水腫時使用利尿劑治療;必要時使用藥物治療,包含口服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若合併腎功能快速惡化,則需使用靜脈注射高劑量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甚至接受血漿置換術。

周以新表示,腎絲球腎炎的診斷較為複雜,除了需綜合疾病史、身體檢查、血液及尿液檢查結果,通常會需要接受腎臟切片檢查,利用細針抽取少許腎臟組織進行病理檢驗,方能確定診斷,因此建議至腎臟專科就診評估。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