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產品對孩子「有害」還是「有利」?職能治療師列出3C使用5原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宗憲報導】許多家長認為,長期使用3C產品會對孩子的發展有害,也有家長認為適當使用能學習操作以及接收新知,但目前在科學上仍缺乏強力的證據與共識證明。兒童職能治療師陳姿羽為此統整出「孩子使用3C最重要的5個原則」,幫助家長在教育與照顧上,避免孩子3C沉迷、影響發展,並引導善用3C,能學習自我管理、控制、尋求協助的能力。



3C對孩子的影響取決於Why、How、Where



陳姿羽治療師表示,目前在科學上缺乏強力的證據與共識,證明3C使用對孩子的發展是「有利」還是「有害」。因為對孩子的認知、注意力與大腦發展的影響,很大的程度取決於「Why:使用者的使用目的」、「How:3C產品的形式與內容」、「Where:使用的時機與情境」。而大腦的結構、功能性連結的影響也多半為關聯性研究,尚未有明確的因果定論。雖然目前看到許多3C對孩子發展不利的因子,但也有經過3C遊戲的介入後,讓孩子的專注力、執行功能有顯著提升的研究結果。



各種使用差異很難對「3C對發展的影響」做出研究結論



隨著科技發展、媒體的內容多元與豐富性,導致研究設計上的困難,例如:使用電視、電腦、手機或其他媒體設備的結果能否相互比較?研究中使用特定遊戲軟體所造成的影響,能不能類推至其他的遊戲?影音的內容、速度、長度、剪輯方式不同,該如何分類與比較等等。因此,在面對這麼多差異的情況下,要對「3C對發展的影響」一概而論,當然也很難找到一致的結果。但這些看似矛盾的結果仍有跡可循,例如「大一點的孩子」、「具互動性且正向的內容」、「不過度使用」、「不影響作息」的狀況下,多半沒有負面影響、甚至有正面的效應。



適當的使用、引導 避免孩子3C沉迷



在科技充斥生活的滑世代,陳姿羽治療師提出5個原則,總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幾歲用、用多久、與誰一起用、用來做什麼、什麼時間用」。讓家長適當引導孩子善用3C,避免影響發展或是網路成癮問題。也能避免過度限制,引起家長未監督下的過度補償,讓孩子難以學習內在自我管理、判斷風險以及尋求協助的能力。



孩子使用3C最重要的5個原則:



1.遵守分齡規範:



2歲以下不建議觀看或使用任何類型的3C。



2至5歲在家長陪同下一天最多一小時,以不影響運動、睡眠與其他作息為前提。



5至17歲坐著使用3C一天最多兩小時,家長盡量陪同並協助選擇合宜的內容。



2.不能取代真實互動與探索:



許多研究發現,使用3C影響大腦發展的因素,可能不見得來自3C本身,而是3C佔據了太多互動、探索、遊戲、閱讀等等的時間,從而導致注意力、執行功能、認知語言與其他發展問題。所以,除了確保孩子不過度的使用3C,大人也應該保留充足的時間,放下3C與孩子進行高品質的互動。



3.內容要嚴選、陪同觀賞最佳:



誇大、不符合常理的內容與角色的行為問題,需要避免觀看或陪同解釋,如果無法全程陪同則建議大人先觀看一遍、確認內容後再讓孩子收看。



4.睡前不使用、用餐避免用:



3C產品發出的藍光傳入大腦松果體會抑制並延緩褪黑激素的分泌,進而降低睡意,因此睡前一小時不使用3C,以免影響睡眠與作息。此外,吃飯時搭配3C可能會讓孩子無法在合理時間內吃完或影響進食動機。同時分散注意力,未能及時覺察生理上的飽足感,可能導致過度飲食。



5.明訂規範、讓孩子理解原因:



規範需明確且可行,當孩子充分理解規範內容後,家長就需要嚴格、一致地執行。此外,如果一味的禁止使用,沒有適當的引導,容易讓孩子在家長看不到的地方或管不了的年紀過度尋求來補償,因此對於年紀較大的孩子可以讓他了解並認同被限制的原因,能幫助未來即使在沒有成人約束的情況下,仍能自我控制、不過度沉迷。



最後,陳姿羽治療師提醒,雖然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困難與課題,但請不要一概把使用3C上綱為父母的沒作為,只要盡力往原則邁進就是好的開始。



資料來源作者:陳姿羽 兒童職能治療師



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76904921116307&id=100063904172442&mibextid=WC7FNe&rdid=P1xBiAzLunWJGUi5


【延伸閱讀】

充斥藍光的3C時代,該如何提早為孩子預存未來視力?

四成清醒時間都在使用3C 上班族晶亮問題日常養護很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0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