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誤以為近視或老花?醫籲:白內障8大警訊、6大高風險群須注意

罹患白內障不要延誤黃金治療時間,一旦拖延小心併發青光眼與導致失明的風險。根據國民健康署公開數據,白內障於慢性疾病的排名僅次於高血壓,達41.3%,伴隨著3C產品的使用時間上升,台灣白內障患者逐漸年輕化,30、40歲青壯年族群罹患白內障比例逐漸升高,其中6大高風險群更須注意,包含高齡者、高度近視者、糖尿病患以及長期於戶外工作、眼睛發炎或受傷者皆為白內障高風險族群。


白內障誤以為近視或老花?醫籲:白內障8大警訊、6大高風險群須注意

澄清眼科國際院區院長陳矜芸醫師表示,刺眼的太陽光、長時間的使用3C,都有可能讓你不到40歲就罹患白內障,而當白內障已經嚴重影響視力品質還有生活作息時,就已經是適當的開刀時機,一旦確認有白內障的問題,也該記得每半年要定期到眼科回診追蹤檢查,即時關注病情的變化才能掌握治療的黃金期。

白內障8大警訊

陳矜芸醫師表示,白內障是眼睛內水晶體老化的疾病,意指原先澄清的水晶體變得混濁泛黃,使得外界光線無法進入,造成視力障礙的一種疾病。白內障的8大警訊包含:出現對色彩敏銳度降低、近視度數飆升、夜晚出現眩光光暈、看東西出現複視、白日畏光、老花突然消失、經常跌倒或時常感覺度數不夠需換鏡片等症狀,都應即早治療。

炎夏逼近,台灣的夏季日照時長大約為13小時,長時間的紫外線曬入眼球,可能造成水晶體因紫外線的累積傷害提早老化,對此,陳矜芸醫師給予幾個夏日防護建議:「除了能夠透過食補或營養補充品來預防白內障,也可以多吃深色蔬菜,如菠菜或是玉米等,這類含有葉黃素、蝦黃素、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劑成分的食物或保健食品,另外,夏季外出可以配戴太陽眼鏡,減少紫外線的傷害,來延緩白內障的發生時間。

白內障宜把握黃金治療關鍵期

乳化術為目前主流的白內障手術方式,能夠僅以筆尖大小的微創方式進行此手術,有別於以往需等白內障成熟變硬才可治療的舊觀念。目前已經引進德國3D高階白內障科技,透過完整的醫療設備,以精準測量晶體度數、有全景高解析光學設備,及AI全智能晶體導航,精準定位提升術後視力品質。透過高規格設備標準,提供手術更高的精準性及安全性。

手術過程中只需以局部麻醉藥水點眼睛,再以超音波乳化術吸取出混濁的水晶體後再植入人工水晶體,即完成此手術。若術後對光線較為敏感,建議於白日配戴墨鏡防止眼睛受到紫外線刺激、術後患者也盡量避免搬重物,約2周的時間便可恢復日常。呼籲國人及早防護眼睛,若罹患白內障應選擇正確觀念積極治療,避免拖延而併發青光眼與導致失明的風險。


白內障誤以為近視或老花?醫籲:白內障8大警訊、6大高風險群須注意

陳矜芸醫師表示,白內障的8大警訊包含:出現對色彩敏銳度降低、近視度數飆升、夜晚出現眩光光暈、看東西出現複視、白日畏光、老花突然消失、經常跌倒或時常感覺度數不夠需換鏡片等症狀,都應即早治療。(圖片提供/澄清眼科醫院)



【延伸閱讀】



陳奕迅中暑休克暈倒縫30針!醫示警:高溫恐釀急性冠心症,增死亡風險



乾癬性關節炎害關節紅熱腫痛!莊可鈞中醫師:按3大穴位、喝清熱解毒茶飲舒緩



三叉神經痛要人命!李政憲醫師:必知5大成因,新型療法免開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88/943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