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2百萬人有氣喘困擾!揪出嗜酸性白血球型嚴重氣喘,血液檢測辨別第一步
台灣於2025年正式步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中即有1位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 。國外研究指出,氣喘對老年患者的影響更為顯著,病情更為嚴重,導致其氣喘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較高 。根據2022年《台灣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 顯示,全台灣大約有2百萬的人口為氣喘所困,相當於每10人中就有1位氣喘患者。
氣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根據統計成人盛行率約為11.9% ;而兒童與青少年盛行率約為15.7%。因呼吸道長期發炎而導致反覆出現氣道阻塞,造成呼吸困難、胸悶、喘鳴聲、夜間咳嗽加劇等症狀,嚴重程度則因個人體質、季節與時間變化而有所不同。
血液檢測揪出嗜酸性白血球型嚴重氣喘
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賴建豪主任表示,根據國外資料,嚴重氣喘患者約占氣喘病患的5%至10%。若病因與嗜酸性白血球數目增加有關,即若加上血液檢測顯示升高的嗜酸性白血球數值(如高於 150 cells/uL),可診斷為嗜酸性白血球型嚴重氣喘 。因此可透過了解自己的氣喘分型,提升用藥的準確度。
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陳泓丞醫師進一步解釋:「嚴重型氣喘依病因又區分為不同型別,若因嗜酸性白血球數目增加引起,則被定義為嗜酸性白血球型嚴重氣喘。」而嗜酸性白血球(Eosinophil, 簡稱Eos)是免疫系統中的重要的白血球,主要負責對抗感染和調節免疫反應。當氣喘病患當體內嗜酸性白血球數量過多時,可能會導致呼吸道慢性發炎,引起氣管腫脹和狹窄,進而產生氣喘症狀,嚴重時可能需要急診或住院治療。
嚴重氣喘型別分化:找出病因是關鍵
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陳泓丞醫師說明,氣喘治療採階梯式用藥,控制氣道慢性發炎情形,期望以最少劑量、種類的藥物達最佳療效。初期可使用吸入性類固醇與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控制,若患者需使用高劑量類固醇或其他控制型藥物才能有效控制症狀,或即使使用這些藥物仍難以控制,則在臨床上被歸類為嚴重氣喘。
氣喘患者遵守醫囑用藥,減少暴露危險因子
嚴重氣喘症狀複雜且難以控制,常影響生活品質。所幸隨著醫學的進步,當患者高劑量使用吸入性或口服型類固醇後,仍處於控制不佳的狀況,還有生物製劑可作為治療新選擇。避免氣喘急性發作,進而改善患者肺功能、生活品質。不僅讓氣喘患者用藥選擇更加多元與精準,也可協助患者緩解持續發炎狀況和急性發作風險,進而減少口服類固醇的用量。建議高風險族群及早進行血液檢測以確認氣喘型別,從而調整治療方案。
陳泓丞醫師也提醒,嚴重氣喘患者應遵循醫囑規律用藥,並定期記錄症狀變化,掌握病情走向。同時,佩戴口罩可有效降低誘發因子,減少急性發作風險,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戶外活動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氣刺激氣管,並遠離過敏原與刺激性環境。面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患者更需積極管理病情,才能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
民眾可於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醫學大樓一樓大廳,以互動體驗的方式了解嚴重氣喘的型別與治療方式。(圖片提供/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為提高大眾對嚴重氣喘的認知與關注程度,高雄長庚舉辦「嚴重氣喘照護『型』動計劃」衛教展,透過互動體驗和衛教講座,提升民眾對於嚴重氣喘疾病的認知,進而建立正確的呼吸道健康觀念,促使民眾檢視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林孟志院長表示,透過展覽與衛教講座傳授氣喘防治知識,幫助患者更有效管理與控制病情,同時提升社會對嚴重氣喘的認識與關注,希望每一位氣喘患者都能安心享受自由呼吸。
【延伸閱讀】
大S流感併發肺炎逝,慢性病史陷風險!吳文誠中醫師:3類人早打疫苗,喝茶飲調養
青光眼降眼壓就會好?破解3大迷思!眼科名醫陳瑩山:6招防青光眼中鏢
肩膀鎖骨痛老是治不好?恐肩峰鎖骨關節損傷!陳鈺泓醫師:必知4大症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59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 記者:華人健康網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