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逾40位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是乳癌5倍!看見健康性別差異從「心」開始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女性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台灣過去10年來,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增加18%;而2023年每天有超過40位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是乳癌的5倍!然而,社會視心血管疾病是男性的疾病,更忽視心血管健康的男女差異,影響女性健康!
為此,台灣女人連線自2016年發起響應國際「Go Red for women」,訂定每年3月第2個星期五為台灣「為女著紅日」,呼籲重視女性心血管健康。今年已邁入第十年。在婦女節前夕,台灣女人連線與政府、醫界分享推動的成果,並呼籲大家從心血管健康開始,看見其他的身體健康性別差異!
心血管健康男女大不同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常務理事表示,男女由於生理構造、生活及生命經驗不同,心血管疾病風險及健康照護存在性別差異。若忽視這些差異易造成誤診、延誤治療或預防失準,影響女性健康及生命。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博淵認為,女人不是「不典型」的男人,不應用同一種標準診治,因此第一線醫師的醫學教育以及民眾端的資訊普及非常重要。近年在台灣女人連線的倡議下,門診已有女性會在懷孕前主動向心臟科醫師諮詢心臟用藥的調整,就是衛教推廣的重要。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黃建霈秘書長指出,女性月經與心血管健康息息相關,不論是避孕、懷孕或更年期都會影響女性心血管健康。女性懷孕的身體變化會讓女性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高,懷孕女性做好體重管理將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然目前台灣對於孕產婦的體重指引是以國外女性體型為準,故目前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已在研議符合台灣標準的指引。
國民健康署魏璽倫副署長提到「照顧女性就等於照顧家庭」。台灣女性總死亡人數中,死於心血管疾病者佔22.45%,意指不到5位女性就有1名因心血管疾病過世,對女性健康威脅極大。對此衛生福利部提出三高防治888計畫,將成人健檢年齡從40歲降至30歲,呼籲女性提早發現提早預防治療。同時魏副署長也承諾透過懶人包、手冊等宣導女性心血管健康。
看見健康性別差異 從『心』開始。(圖片提供/台灣女人連線)
台灣女人連線自2007年起開始關注此議題。除了發起「台灣為女著紅」行動,呼籲各界重視女性心血管健康,同時要求國家健康政策應納入性別觀點等政策建議。其中,衛生福利部於2020年完成「心血管疾病預防照護指引」,就有一個專章是「女性心血管疾病防治」,健保署正在研議「心臟-乳癌」共同照護模式,國內亦陸續有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的相關研究,都是具體的推動成果。
目前除了國際研究最多的心血管疾病,其他健康議題如:糖尿病、失智症、癌症等也存在性別差異。因此,為女著紅,將不僅止於關注女性心血管健康,而是從心開始,看見其他健康中的性別差異。
【延伸閱讀】
每次經痛都好痛?月經永遠都不準時來?張瑜芹醫師:持續經痛隱藏的6大元凶
吃地中海飲食,三高怎麼甩不掉?劉伯恩醫師:煮對方法健康享瘦,大西洋飲食3大特點
豆漿不只保護心血管!喝豆漿有4大益處!高敏敏營養師:豆漿花式喝法6大食譜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0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 記者:華人健康網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