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染RSV!醫揭「1風險」成人跟嬰幼兒最不同:死亡率恐倍增

「歌神」張學友7日在小巨蛋《張學友60+》第4場巡演唱會演出前,緊急宣布取消演出,據悉是因感染了呼吸道融合病毒出現喉嚨痛、流鼻水、鼻塞症狀,影響肺活量且無法正常發聲,因此取消演唱會,讓大批歌迷相當擔憂。醫師提醒,除了嬰幼兒,老年人若有6類情況者,也是RSV高風險群,感染後可能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

RSV是什麼?北市聯醫一般內科主治醫師姜冠宇表示,RSV感染族群以2歲以下嬰幼兒為大宗,但其實全年齡都可能感染,老年人的感染率也有約3至7%。感染後以呼吸道症狀、分泌物多、流鼻水、喉嚨痛、咳嗽為主,嚴重可能產生肺炎與氣喘。

姜冠宇說明,一般健康成人感染RSV的個案比流感、新冠肺炎還要少,且多為輕症,免疫力正常者的急性期症狀,約1到2週就會痊癒,不過若病毒入侵下呼吸道,肺部完全恢復約需1個月左右的時間。他推測,像張學友這樣的歌手,喉嚨劇痛、肺活量不佳會使唱功受到影響,才會因此取消一連3天的演出。



中老年人恐致重症及心血管問題

成人感染RSV,與嬰幼兒最大差別在哪?姜冠宇強調,雖然症狀相似、非具特異性,目前也皆僅能採取支持性療法,但兩者所要承擔的風險大不相同,「由於RSV易致鼻涕多、痰多,嬰幼兒最要注意的是窒息風險;中老年人則需特別留意重症及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姜冠宇舉《美國醫學會雜誌》今年最新的呼吸道融合病毒研究,證實老人感染RSV,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該研究蒐集6,248位、50歲以上因感染RSV住院的中老年人進行統計,其中有心血管疾病的族群約佔半數。

研究結果發現,約23%感染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大部分是心衰竭;有心血管病史與沒有者相比,入住加護病房的風險高50%,死亡風險增加1倍。



6類成人住院風險更高

姜冠宇提到,RSV病毒顆粒細小,容易進入下呼吸道,嬰幼兒的細支氣管較狹窄,分泌物一多容易阻塞窒息;成人細支氣管較寬,即使受分泌物影響,但不容易完全堵住,以輕症居多。換句話說,RSV對成人如同感冒,但對嬰幼兒卻是嚴重威脅,「不過長輩可能因老化胸腺萎縮,使病毒更易入侵下呼吸道,造成嚴重咳嗽,加上免疫力不佳,提升重症風險。」

姜冠宇示警,「老年人感染RSV,住院風險會比一般人更高,特別是患有慢性肺阻塞、氣喘、多重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治療或免疫力低下者,這6類人需特別當心重症及併發症。」他呼籲,若未來台灣引進RSV疫苗,嬰幼兒、老人皆應施打,以預防感染。



成人可透過PCR或抗原檢測

RSV如何快篩?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嬰幼兒可依其年齡及感染典型症狀,來診斷是否為RSV感染;但成年人的症狀具有非特異性,易與新冠肺炎、流感混淆,常見醫師會透過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來鑑別病人是否感染RSV。

黃玉成指出,若成人出現痰多、喉嚨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建議至胸腔科或感染科門診,進一步診斷是否感染RSV。由於治療RSV目前沒有抗病毒藥物,以化痰藥、類固醇、退燒藥為主,他呼籲,抵抗力差或有共病症者,應勤洗手戴口罩預防病毒感染;已感染者,則應補足水分、營養均衡、作息正常,可適度選擇冰涼食物來舒緩喉嚨疼痛。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