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酸菜滷水再利用 台大生科院將農廢變綠金

記者陳致愷/雲林報導


醃酸菜滷水再利用 台大生科院將農廢變綠金
雲林縣政府、台大生科院、大埤鄉公所簽署「大埤酸菜專業區剩餘資材資源再利用」合作備忘錄,三方合作將農廢變綠金/陳致愷翻攝

雲林縣大埤鄉是全國酸菜主要產區,醃製過程的高鹽份滷水、菜渣等農廢,影響環境、困擾地方已久。台灣大學生科院團隊經12年研究,將其轉化成飼料、肥料,尤其在水產養殖業應用,己有初步成果;今(31日)天雲林縣府、台大生科院、大埤鄉公所共同簽署「大埤酸菜專業區剩餘資材資源再利用」合作備忘錄,三方合作將農廢變綠金,建立零廢棄全循環經濟。

張麗善表示,台灣大學何勝惟博士候選人及研究團隊,經過12年研究測試,將高鹽分的滷水、菜渣經過資源化再利用,轉化成飼料、肥料,尤其在水產養殖業應用己經有初步成果,透過這項合作計畫,讓長年困擾地方農廢問題,進入循環經濟中,變成綠金,雲林成為零廢城市。

何勝惟簡報時指出,這項計畫把農業剩餘資材為基質,做一個不同的循環轉換,或一些營養成份轉換,變成有用的資材,變成飼料或是有用的液肥,變成經濟循環。

何勝惟表示,研究團隊將以大埤酸菜專業區做為農廢資源再利用場域,將酸菜農廢轉化再生資材做為調水劑、水產飼料添加劑、微量元素等可利用資源;透過農漁業跨域整合在地解決農廢;同時繼續研究適用水生物種及其存活率與產量,及擴展其他用途。

大埤鄉長林森寳表示,這項計畫對大埤有相當大正面意義,將酸菜產業剩餘資材進行循環再利用,解決農民酸菜醃漬滷水及剩餘菜渣的處理問題,協助酸菜產業永續發展,感謝台灣大學與縣政府協助促成這項合作案。

更多新聞推薦

台2線基隆潮境公園入口山崩留大量巨石 公路局粗估6/11上午搶通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