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不必忍痛受苦 剖腹產後也可止痛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成大醫院麻醉部賈琬婷醫師。



35歲的林小姐在成大醫院產檢時發現胎位不正,婦產科醫師評估後安排剖腹產,林小姐和家人在手術前一週至麻醉前評估門診諮詢,林小姐表示非常害怕術後的疼痛,希望了解各種術後止痛方式和各自的優缺點。麻醉科醫師完整說明後,林小姐選擇硬脊膜外病人自控式止痛,術後在半身麻醉藥效逐漸退去時,即開始自行按壓止痛幫浦,止痛效果良好。林小姐住院期間,疼痛小組每日訪視,評估藥物效果和副作用等整體狀況,麻醉科醫師依照疼痛狀況調整給藥劑量。在妥善疼痛控制下,林小姐術後第四日即提早移除硬脊膜外導管,轉換為口服止痛藥物為出院準備。



成大醫院麻醉部賈琬婷醫師分享,身為產房麻醉醫師,最常聽到準媽媽問:「醫師,請問哪一種止痛方式最適合我呢?」「這些止痛方式有什麼差異呢?」「我非常怕痛,可以全部麻醉藥同時用嗎?」,針對剖腹產後止痛,常使用的有下列這些方式:





1、靜脈注射病人自控式止痛 (IVPCA)



透過靜脈注射,病人可以自行控制止痛藥物的給予。優點為給藥方便快速,不需額外放置導管。然而,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頭暈、噁心和嘔吐等,可能需要額外的止吐藥物。此方式可減緩手術後約6至7成疼痛,但還需要配合其他止痛藥物,以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2、硬脊膜外病人自控式止痛 (PCEA)



在剖腹產手術前施打半身麻醉時,同時在腰椎置放硬脊膜外導管,由此導管給予止痛藥可減緩疼痛約9成,且較不易有頭暈或噁心感。在使用期間管路需留意照護,維持導管位置,避免拉扯固定之膠帶而造成滑脫。另外,病人可能暫時有下肢麻木或肌力下降現象,需特別注意跌倒風險。



3、脊髓腔內嗎啡注射術 (Intrathecal morphine)



在剖腹產施打半身麻醉時加入低劑量的嗎啡,提供大約24小時的良好止痛效果。手術後第二天改使用傳統口服、靜脈注射的止痛藥,或長效型肌肉注射止痛藥。此方式的副作用與靜脈注射嗎啡類似,可能有頭暈、噁心嘔吐或皮膚搔癢的症狀,都會隨著第二天藥物代謝而緩解。





賈琬婷醫師強調,剖腹產後的傷口疼痛及宮縮疼痛多樣化,需搭配不同類型的止痛藥物,多管齊下才能達到理想的止痛效果。無論選擇哪種方式,最重要的是術前與麻醉醫師討論,制定個別化的麻醉及止痛計畫,由產前、產中至產後都得到優質照護,優雅地迎接寶寶到來。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