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給媽媽「擁抱」竟能測病! 女性兩大肥胖高峰元凶曝光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母親節快到了,給媽媽一個「擁抱」或許還能夠提早發現疾病!台灣肥胖醫學會今(5)日鼓勵所有孩子給媽媽、婆婆、女性長輩一個環手「擁抱」,簡易測量腰圍,因為以160公分成人為例,雙手繞過媽媽腰部,交疊握住手肘時,環抱內徑約為身高的一半,即為80公分,正好是女性的腰圍標準。醫師提醒,女性因荷爾蒙變化等因素有「產後、更年期」兩大肥胖高峰,得特別留意。
根據國健署調查,台灣19歲以上女性的腰圍超標率高達52.9%,其中「45-64歲」超標比例有59%,「64-74歲」甚至達到75%,等於近8成人腰圍過粗。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指出,腰圍直接反映內臟脂肪多寡,過多,將提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研究顯示,女性腰圍每增加10公分,心血管疾病風險就將上升3.4%,因此,趁著母親節給女性長輩們一個擁抱,表達愛意之外,也能量出腰圍。
為什麼成年女性有「產後、更年期」兩大肥胖高峰?林文元說,跟多吃、少動以及荷爾蒙變化等三大專有因素有關。
尤其,國內門診觀察到,產後媽媽們常常面臨「瘦不下去」的困境,甚至生得越多,胖得越誇張。根據統計,有近8成女性產後一年無法恢復孕前體重。
林文元舉自己的臨床經驗為例,產後進補補過頭,或者忙碌於帶孩子缺乏規律運動,有人生一胎之後立馬胖了10至20公斤、生二胎更直接胖了40公斤。建議應該在生產一年內恢復原本的體重為佳,而親自哺餵母乳者往往有利消耗熱量、瘦得更多。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說,減重對於心血管有效益,多項數據證實,肥胖者減去5%原體重可改善健康,減去15%可降低如心血管死亡、心衰竭風險等。如果已經透過飲食、生活作息改變、運動等方式,仍很難達到10%以上的降幅,又或者因肥胖導致膝蓋關節壓力過大、代謝性脂肪肝炎,可以尋求醫師評估適時以藥物介入治療,能讓體重降幅更有效率,也有減重藥物同時能降低心血管風險。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陳 鈞凱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