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症狀中3」腦中風機率狂飆!缺乏運動、1惡習都上榜 醫曝:9成都可預防


「8症狀中3」腦中風機率狂飆!缺乏運動、1惡習都上榜 醫曝:9成都可預防

根據衛福部111年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5名,共奪走1.2萬人生命,約每42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國健署表示,除了致死率之外,中風所引起的失能及後遺症也會造成個人、家庭的負擔,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不容輕忽,提醒民眾應注意8大危險因子並遵守4要點控制三高。

腦中風治療要及早 3情況都是中風跡象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健署提醒,腦中風救治成功的關鍵在於即早發現,若有中風跡象應立即撥打119就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民眾可透過臉部、手臂、說話等3方面,辨認自己或身旁的人是否有中風的跡象:

  • 「微笑」的時候,臉部兩邊不對稱。
  • 「舉手」雙手伸直時,有一隻手會垂下來。
  • 「說你好」沒辦法講得很清楚。
  • 9成中風都可預防 留意8大危險因子遠離風險

    不過,在中風防治上最重要的還是預防中風的發生,世界中風組織(WSO)表示,其實中風高達90%都可以提前預防,只要民眾掌握腦中風危險因子、健康行為等認知,並積極採取行動,都可以預防腦中風並降低風險。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腦中風有8大常見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運動量不足、體重過重、吸菸、腦中風家族史,民眾可以檢視自己、家人,若上述8項符合3項,更是腦中風高危險群,應特別注意。

    三高問題是最常見風險 應遵守4要點積極控制

    其中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問題,根據國健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是國人自述曾經醫師診斷罹患最常見慢性疾病或病症之一,因此國健署建議,民眾應遵守以下4要點控制三高:

    • 安排定期健檢:

    國健署有提供40-64歲民眾每3年1次,及35歲以上且罹患小兒麻痺者、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的民眾,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另外民眾也可透過學生健檢、勞工健檢、軍人體檢,定期健檢掌握自身的健康數據。

    • 自我掌握數據:
  • 血壓:
  • 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2」每次量2遍,取其平均值,建議平均血壓值≦120/80 mmHg。

  • 血糖:
  • 需定期抽血檢驗血糖,確保血糖在正常範圍內,空腹血糖標準值為70-99 mg/dL。

  • 血脂:
  • 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無併發症的一般民眾應<<130 mg/dl。

    • 評估罹病風險:

    民眾可透過國健署建置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進行評估,輸入健檢報告數據,就能掌握未來10年內罹患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等5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 維持良好習慣: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有氧運動、調整個人作息、保持情緒穩定、遵循「三低一高(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的飲食原則,持續監控三高數值,若數值超過建議標準值持續監控而未改善,應進一步諮詢醫療人員。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嫩薑、老薑、薑母,有什麼不同?其中1種對預防中風有幫助
    ·高血壓不敢喝湯,專家教「簡單2方法」防血壓暴衝! 1食物多吃也有助降血壓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