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夏季天數增加!專家急授「熱傷害急救5步驟」:1情況別補水 快打119送醫


臺灣夏季天數增加!專家急授「熱傷害急救5步驟」:1情況別補水 快打119送醫

根據中央氣象署觀測資料顯示,臺灣年平均氣溫與過去1世紀(1911-2020年)相比,溫度上升約1.6℃;在四季分布上,21世紀初(自2001年起)夏季的天數已增加至約120-150天。

預防熱傷害 防曬、補水3招

國民健康署提醒,容易發生熱傷害的環境,包括:高溫悶熱的戶外、空氣不流通的室內,以及密閉的車內。因此,室內與室外都須留意,學習自我防護,遠離熱傷害威脅:

1、保持「涼」爽:在穿著上以淺色與透氣材質的衣服為主,嬰幼兒衣著上,不建議有過多的包覆。於室內時,空間保持涼爽通風,外出時,嬰幼兒儘量避免陽光直射,並可攜帶手持式電風扇、遮陽帽、抗UV衣服或外套或選用適合的防曬用品。

2、「補」充水分:不論在室內或室外,適時適量的補充水分,避免瞬間大量的補充水分或冰水,且不以含糖飲料取代。

3、隨時留「心」:外出時留意氣象資訊,避免在上午10時到下午2時外出,另外,若搭車或開車,務必確實檢查孩童是否已下車,避免因孩子睡著,留置車內發生憾事。活動遊玩多注意孩童身體狀況,若出現身體不適請立即休息,必要時需送醫診治。


臺灣夏季天數增加!專家急授「熱傷害急救5步驟」:1情況別補水 快打119送醫

熱傷害急救5步驟 盡快就醫為上策

1、蔭涼通風:當孩童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疲倦、食慾不振、活動力減退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迅速到蔭涼通風處。

2、鬆脫衣物:移除孩童身上過多、不透氣或太緊繃的衣物,並讓孩童平躺,足部稍微抬高,若出現有嘔吐現象,則協助側躺保持呼吸暢通,避免呼吸道阻塞,造成生命危險。

3、泡水或灑水散熱:全身頸部以下泡冷水,或用涼水擦拭身體,並搧風降溫,如手邊可取得冰涼飲料罐,可放置於孩童的頸部、腋窩和鼠蹊部。


臺灣夏季天數增加!專家急授「熱傷害急救5步驟」:1情況別補水 快打119送醫

4、補充涼水:孩童意識清楚,可給予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補充身體所需的電解質;若出現意識不清的現象,則不可以給予飲水。

5、儘速送醫:在處理熱傷害的過程中,若出現大量流汗、口渴、噁心嘔吐、輕微的意識混亂、昏厥等症狀,或超出可以當場處理的情況,應緊急撥打119,尋求醫護人員協助。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天熱中暑、 拉肚子,中醫師教「按4穴道」緩解身體不適! 就連抵抗力也增強了
·一天比一天更熱!營養師推喝「5飲品」防中暑 其中1飲料日本人最常喝,且不怕失眠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