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日!2025年癌篩新制須知 及早揪出初期警訊

世界癌症日!2025年癌篩新制須知 及早揪出初期警訊

【NOW健康 陳曉彤/台北報導】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據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上看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為幫助國民防治癌症,今年1月起政府擴大癌症篩檢補助計畫,民眾可得多加利用,守護自己的健康。營養師高敏敏也示警,除了「事前可篩檢的6大癌症」外,大家也別輕忽「不可篩檢之7大癌症」的症狀,及早發現並治療才是戰勝癌症的關鍵。


癌症初期難覺察 善用篩檢很重要


營養師高敏敏日前透過臉書貼文表示,從2025年元旦開始,有許多新制正式上路,其中1項就是癌症篩檢補助擴大實施。癌症又稱為惡性腫瘤,是一種由細胞異常增殖引起的疾病,具有侵襲性和轉移性,且繁殖速度非常快,還能通過血液或淋巴系統,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形成新的腫瘤,導致器官病變、功能喪失,甚至死亡。


高敏敏指出,部分癌症可透過定期篩檢來提早發現,而有些癌症卻是無法事前篩檢,必須透過日常活中,出現相似狀況就要留意,以下是可事前篩檢6大癌以及相關症狀:


▸肺癌:胸痛、咳嗽惡化、呼吸急促、聲音沙啞、關節疼痛、體重減輕、食慾變差。


▸大腸癌:血便、腹部不適、排便習慣突然改變、糞便型態改變、常有便意、貧血、疲勞、臉色蒼白。


▸乳癌:乳房不明硬塊、乳頭有分泌物、皮膚凹陷或紅腫、乳頭凹陷或有濕疹、腋下淋巴腫大、潰瘍。


▸肝癌:慢性B型C型肝炎、肝硬化、酗酒者、代謝症候群、肝功能異常。


▸口腔癌:口腔腫脹、有硬塊/脫皮、口腔麻木感、莫名疼痛、出血、黏膜有白斑或紅斑、舌頭活動受阻、吞嚥困難。


▸子宮頸癌:陰道分泌物增加、不正常陰道出血、性行為後出血、異味、下腹疼痛。


高敏敏強調,這些初期症狀不易察覺,所以定期篩檢很重要!善用6大癌症篩檢,及早治療降低癌症死亡風險。


癌篩新制1次看 補助擴大受益群族增加


關於不可篩檢之7大癌症,高敏敏提到:


▸攝護腺癌:小便無力、頻尿、尿急、夜尿多、不明原因骨頭疼痛。


▸甲狀腺癌:頸部腫塊、聲音沙啞、咳嗽、呼吸困難、吞嚥困難。


▸皮膚癌:皮膚硬塊、隆起、潰瘍、痣的形狀不規則、痣的大小顏色有變化。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發燒、體重減輕、夜間盜汗、淋巴無痛卻腫大。


▸子宮體癌:停經後出血、非經期不正常出血。


▸卵巢癌:下腹部腫塊、腸胃道不適(噁心、嘔吐、食慾不振)。


▸胃癌:噁心、脹氣、泛胃酸、肚子餓時會劇痛、食慾變差、體重下降。



世界癌症日!2025年癌篩新制須知 及早揪出初期警訊

▲營養師高敏敏示警,針對不可篩檢7大癌症,民眾要多留意身體病徵。(圖/擷取自「高敏敏營養師」臉書粉專)


高敏敏宣導,平時若有持續發生以上症狀,就是身體在給你的警訊,千萬別輕忽,所以2025癌篩新制就很重要啦!關乎你我的健康與權益,一起來看看2025癌篩新制:


▸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每2年1次),補助對象包含男性45至74歲有家族史;女性40至74歲有家族史;50至74歲重度吸菸者,補助費用約4000元。


▸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每2年1次),補助對象包含45至74歲民眾;40至44歲有家族史,補助費用約400元。


▸口腔癌:口腔黏膜檢查(每2年1次),補助對象包含18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者,補助費用約150元。


▸子宮頸癌:子宮頸抹片檢查(每3年1次),補助對象包含 25至29歲女性,補助費用約630元。


▸乳癌:乳房攝影檢查(每2年1次),補助對象包含 40至74歲女性,補助費用約1245元。



世界癌症日!2025年癌篩新制須知 及早揪出初期警訊

▲2025最新癌篩新制上路,擴大補助資格,受益族群增加。(圖/擷取自「高敏敏營養師」臉書粉專)


最後,高敏敏提醒大家,癌症是細胞異常演變的結果,早期發現並治療是戰勝癌症的關鍵,不要忽視這些資源,及早篩檢,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不只女人愛美!男人也愛面子 專家分享男性保養新觀念
▸大S染流感病逝!疫苗恐掀搶打潮 疾管署曝公費庫存量


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