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也可能得!醫揭4原因易「關節退化」...小心過度使用、受傷增風險

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慢退化的疾病,主要是因為關節裡的軟骨磨損,造成疼痛不適、行動不便,很難完全治癒。對此,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提醒,千萬別以為退化性關節炎是老人家的專利,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習慣都可能影響關節健康,尤其年齡增長、體重過重、過度使用關節和曾經受傷,都有可能增加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



年紀輕輕也可能得!醫揭4原因易「關節退化」...小心過度使用、受傷增風險


▲ 別以為退化性關節炎是老人家的專利,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習慣都可能影響關節健康。(示意圖/每日健康)


陳鈺泓在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骨刺 運動傷害》發文分享退化性關節炎的4大原因:


一、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長,除了骨骼會逐漸流失之外,關節軟骨也會因為長期使用而逐漸磨損退化,很容易出現疼痛、僵硬緊繃的症狀,雖然年齡增長無可避免,但也別太擔心,可透過運動和攝取足夠的營養來改善問題,把骨骼健康照顧好。


二、體重過重:膝關節承受著身體的重量,研究發現,每增加一公斤,膝蓋關節負擔就會多3公斤,當體重過重,膝蓋及髖關節的負擔就會越大,而關節及軟骨磨損及退化速度也會加快,因此把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就能有效解緩關節退化。


三、過度使用:如果從事需要久站、久坐的工作,或是經常反覆過度使用關節,如搬運和背負重物、跪姿、跑步等,都有可能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提高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建議適當強化肌群,並時刻保持正確的姿勢,在無法避免的情況下,可透過輔助工具來幫忙,盡可能減少關節的負擔。


四、曾經受傷:不要輕忽任何一次的小受傷,曾經有韌帶拉傷、關節扭傷,甚至是骨折、開刀等狀況,都可能增加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在關節肌肉受傷後,務必要充分休息、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鈣質,才能加速修復,若出現不適症狀,最好立刻找醫師檢查,以免留下後遺症。



年紀輕輕也可能得!醫揭4原因易「關節退化」...小心過度使用、受傷增風險

延伸閱讀
吃飽總是「脹氣」如何解決? 食藥署曝5招:不吃藥也能改善一肚子氣
【專家問答集】胰臟癌為何被稱為癌王? 哪些人是高風險群? 症狀、檢查、治療一次看懂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