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享用傳統端午美食 營養師傳授五撇步

健康享用傳統端午美食 營養師傳授五撇步

【記者 蘇峯毅/雲林 報導】端午節將至,香噴噴的節慶飲食「肉粽」怎能放過?但如何「輕鬆享粽,不增重」其實很簡單。雲林長庚紀念醫院營養師黃于真提供五個小撇步,讓民眾享用端午節慶美食也可以免去體重增加的煩惱。


健康享用傳統端午美食 營養師傳授五撇步

傳統市售肉粽一顆約200公克,約含450大卡熱量,採用高精製糯米且包有肥肉及蛋黃等製作而成,缺少膳食纖維及礦物質、維生素,更含有肥肉及高油脂,雖然滿足了口慾但卻增加了腸胃消化負擔。

依據衛生福利部制訂之「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七版」建議,19歲到70歲國人男性每日約需要1600-1800大卡的熱量,女性每日約需要1200-1400大卡的熱量,一天吃下三顆肉粽,則當天攝食熱量很容易就超過個人計畫所需熱量而不自覺,造成體重增加問題。


健康享用傳統端午美食 營養師傳授五撇步

雲林長庚紀念醫院營養師黃于真表示,「輕鬆享粽,不增重」五個小撇步,看熱量、挑食材、減份量、清爽搭、多喝水。透過閱讀營養標示來加乘除,防止「高卡(高熱量)」飲食溜入口。例如一顆粽子的營養標示為「每一份量90公克,本包裝含2份,每份熱量230大卡」,則「該顆粽子的重量應為180公克,而該顆粽子的熱量應為460大卡」。 自包粽子時,宜多挑選未精製且富含高膳食纖維的五穀根莖類食材(如:五穀、糙米、栗子、地瓜、燕麥、花椰米、紅藜…等)部分取代精製糯米,將可降低熱量及增加飽足感。節慶飲食可取代正餐並將此飲食規劃計入每日所需攝取熱量計畫中,或與親友共同分食1顆粽子,既可品嘗多元節慶美食,亦避免熱量爆表。選擇多元且當季蔬、果搭配,高纖營養又均衡。而多喝水可有助消化、促進代謝,健康裡外水噹噹。


健康享用傳統端午美食 營養師傳授五撇步

雲林長庚紀念醫院營養師黃于真表示,一般市售肉粽建議一天一顆並換用正餐主食類食用,另外也可以選擇「五穀粽」以增加穀類膳食纖維及穀類中天然礦物質、維生素攝取,如果是自行製作五穀粽的民眾,製作時可降低肥肉、花生等高油脂食材的使用,可降低油脂攝取量,再搭配燙青菜、豆腐湯、水果以增加飽足感,可輕鬆獲得節慶食物的均衡營養攝取。(照片/雲林長庚紀念醫院提供)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