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高油、高鹽,吃多不易消化!營養師分享健康吃粽、選購技巧

每逢端午佳節,總是少不了各式應景的粽子。但隨著民眾對健康飲食的追求,保留傳統美味的同時,注重食品安全和營養均衡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分享粽子健康飲食及自製選購技巧,並利用天然食材,設計「甘藷紅藜甜粽」及「全穀豆豆香粽」,簡單易做,好食又健康,給大寶貝和小寶貝一個特別的端午節禮物。


粽子高油、高鹽,吃多不易消化!營養師分享健康吃粽、選購技巧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也提醒,傳統粽子以糯米製成,多使用高油、高鹽食材,如滷汁拌炒調味、鹹蛋黃、蘿蔔乾、滷五花肉及花生等餡料,且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對於家中長輩或是嬰幼兒來說,與家人一同享用應該有更好的選擇。

健康吃粽與自製選購技巧

以下是營養師建議健康吃粽與自製選購技巧:

一、好食易吞又營養

1歲以上的小寶貝飲食應選擇質地軟、好消化、調味清淡,避免質地太黏、太硬等不好咀嚼吞嚥的食物。因此本次營養師設計「甘藷紅藜甜粽」,利用黃地瓜、紅藜取代黏性較高的糯米,以香蕉泥及牛奶、雞蛋調和,蒸熟為香蕉牛奶雞蛋布丁切塊作為粽內餡,淋上無糖優格做為粽子沾醬,同時可增加小寶貝成長所需蛋白質及水果類食物營養攝取。

二、均衡含纖少負擔

市售粽子一顆熱量約400-600大卡,吃一顆等同吃1.5-2碗白飯,餡料使用高脂肉類、鹹蛋黃,加上調味高油高鹽,不適合牙口能力或腸胃消化不佳的長輩。本次設計的「全穀豆豆香粽」以高纖的全榖雜糧取代糯米,餡料選擇毛豆、黃豆,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滷五花肉,可減少飽和脂肪。搭配腰果提供優質油脂來源,並以鵪鶉蛋取代鹹蛋黃,降低鈉鹽攝取量。

三、選購食用有技巧

選購市售粽子時應選擇有商譽的商家,如購買零售商或現場製作之粽子,應注意店內及製造場所的環境衛生,食材不可直接擺放地面,避免受到污染或變質。且端午節氣炎熱,細菌在7度~60度之間可快速生長,為食品保存的「危險溫度帶」,因此粽子購買後建議1小時內食用,或儘速冷藏或冷凍儲存可延長保鮮期並及早食用。冰過的粽子一定要徹底加熱,注意復熱的中心溫度須達70度以上才可消滅大部分病原菌,確保食用安全。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叮嚀,端午佳節品嘗粽子外,也不要忘記餐後適量運動,除了可以消耗多餘熱量,也可以幫助腸胃蠕動。以上訊息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



【延伸閱讀】



季節轉換皮膚粗糙乾燥、敏感怎麼救?林哲暘醫師推5大食物,吃出水噹噹



黑寶石桑葚強化免疫、防便祕!尤偉銘營養師:這「3種人」聰明吃桑葚



胸悶心悸、喘不過氣,竟是溼氣大惹禍!涂育維中醫師:4招治療胸悶心悸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942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