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助消化又能養正氣!孫語霙營養師:必搭「新五黃」食物

端午節不只吃粽子,傳統習俗還有「吃五黃」和「養正氣」的說法,即有「排毒養生、促進健康」的意涵!但是,現代人因生活忙碌和飲食習慣改變,讓許多健康觀念漸漸被遺忘,民眾常因食用過量粽子,導致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孫語霙營養師分析各種粽子除了熱量外的營養問題,並提出端午「新五黃」、分享五種高營養密度食物,讓大家在享受粽子美味之外,也能兼顧健康。


端午節吃粽子助消化又能養正氣!孫語霙營養師:必搭「新五黃」食物

端午傳統習俗「飲午水」、「吃五黃」藏健康意涵

農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適逢春夏交替、季節轉換之際,由於天氣炎熱、病菌容易滋生,常引發各種傳染疾病,也因此流傳許多驅邪避凶、保護健康的傳統習俗。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在正午陽氣最旺盛時吸收正能量,如:飲午時水、食用五種黃色食物(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黃及雄黃酒),習俗中透過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身體解毒制煞、增加正氣能量,達到驅邪避暑、預防疾病的作用。

事實上「飲午水」、「吃五黃」的傳統習俗原本象徵著古人對於健康的追求,但演變至今,現在最廣為人知的端午習俗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吃「粽子」,成為端午節必備元素!粽子多以糯米製成、其中亦有驅邪意涵,端午節自己在家包粽、外面買甚至送禮常都以粽子為主,常見民眾粽子多到吃不完,連續好幾天甚至連早餐都吃粽子。然而粽子本身不易消化,早晨空腹食用糯米或油膩食物,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反應,對於身體更是一大負擔。


端午節吃粽子助消化又能養正氣!孫語霙營養師:必搭「新五黃」食物

粽子本身不易消化,早晨空腹食用糯米或油膩食物,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反應,對於身體更是一大負擔。

吃粽子顧腸胃,營養師提出「新五黃」食物

孫語霙營養師分享,現在市面上的粽子種類多元,依不同作法及配料,常見粽子種類大致可分為以下五種:

鹼粽:以糯米浸泡鹼水製成,常佐以砂糖及蜂蜜食用,糯米含支鏈澱粉、烹煮後的米飯黏性高,容易造成腸胃脹氣、消化不良,加上沾醬含糖量高,容易攝取過多糖分影響精神狀態。

客家粽:以糯米粉揉製而成、口感像粿一樣軟Q,配料以蝦米、蘿蔔乾特色,由於醃漬物本身鈉含量高,食用時又佐以醬油食用,單顆就超過整日可攝取鈉含量總量。

小米粽:以小米為基底又稱「阿粨」,特色以高粱、假酸漿葉及月桂葉增加香氣,為相對健康的養生粽。

南部粽:以生或半熟的糯米搭配餡料蒸煮而成,口感相較北部粽較軟Q且熱量相對低,但配料以帶皮滷肉、搭配花生粉食用,是影響熱量及油脂攝取的關鍵。

北部粽:事先將糯米及餡料油炒後蒸煮製成,口味鹹香、粒粒分明,由於油脂含量本身就高,加上鹹蛋黃後,為所有粽子種類中熱量最高者。

孫語霙營養師表示,上述常見粽子共同的營養問題在於缺乏蔬果以攝取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天然營養素,而且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不到兩成(17.6%)國人每日蔬菜攝取有達標,每日水果攝取達標率更低,僅5.9%,顯示出國人蔬果攝取量嚴重不足的現況,因此更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等腸胃問題,孫語霙營養師也以端午節「吃五黃」的概念,再提出「新五黃」,期望民眾在應景過節大口吃粽之際,也能照顧身體健康。

「新五黃」包括地瓜、彩椒、胡蘿蔔、南瓜、奇異果,且皆為高營養密度、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很適合搭配粽子食用、補足身體所需營養的健康需求。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蔬果彩虹579」健康飲食原則指出,黃色蔬果大多富含維生素、β胡蘿蔔素、類黃酮素等多種天然植化素,有助於提升免疫力、保護視力等健康益處。地瓜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類胡蘿蔔素,非常適合作為早餐食用,黃色彩椒富含維生素A、C、E等抗氧化營養素,可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而黃金奇異果因為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奇異酵素及多種營養素,可幫助消化與吸收、降低腸胃不適感, 維持良好的腸胃道環境,營養價值極高,適合在端午節吃粽子以外再補充天然營養以均衡身體健康、補充一天的活力。


端午節吃粽子助消化又能養正氣!孫語霙營養師:必搭「新五黃」食物

「新五黃」包括地瓜、彩椒、胡蘿蔔、南瓜、奇異果,且皆為高營養密度、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很適合搭配粽子食用、補足身體所需營養的健康需求。

端午養正氣,從早餐高效補充做起

除了搭配「新五黃」均衡營養外,孫語霙營養師表示,掌握健康的要點在於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尤其以早餐最為重要,國外有研究指出,不吃早餐的成年人整體飲食品質低於吃早餐者。而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先前公布《國人早餐選擇及身體健康表現調查》的結果也發現,國人普遍因生活型態忙碌追求方便、快速而草草解決,民眾也因早餐多外食、不易加入蔬果為由,忽略早餐營養均衡的重要性,加上早餐選擇又多以高碳水的食物為主,容易導致精神不濟,連帶影響工作及學習效率。美國營養學會雜誌研究就指出,針對規律攝取早餐,且早餐類型是富含膳食纖維、天然營養素的全穀類和水果等的兒童及青少年,有助於提升其認知及學習表現,並擁有較優越的健康狀況 。

孫語霙營養師呼籲,希望民眾在享受過節氣氛的同時,更要注意兼顧飲食健康,從「早餐加一份高營養密度蔬果」開始,排毒養生、高效補充健康!



【延伸閱讀】



壓力導致慢性疼痛,恐造成失能!陳韋達醫師:SEEDS終結慢性疼痛



季節轉換皮膚粗糙乾燥、敏感怎麼救?林哲暘醫師推5大食物,吃出水噹噹



胸悶心悸、喘不過氣,竟是溼氣大惹禍!涂育維中醫師:4招治療胸悶心悸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942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