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食譜》2025立春養生吃什麼?過敏感冒、易倦睏⋯中醫教喝3款護肝茶

立春是24節氣之首,一般落在每年2月3~5日之間,標誌著一年以及春天的開始。中醫師指出,《黃帝內經》中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指隨著春天白晝時間增長、陽氣升發、氣溫漸暖,萬物轉為欣欣向榮、生機盎然,因此立春代表萬物復甦的起點,人體也隨之進入新的生理週期,需預防常見不適症狀,並利用養生茶飲來調理。

博愛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蔡明兌表示,在中醫五行理論中,春屬「木」,主生長、條達,並對應五臟中的「肝」,主疏泄,負責調暢全身氣機、調節情緒以及促進消化吸收,因此春季的養生重點在於養陽、養肝,為新一年的健康奠定基礎。



立春常見不適症狀與預防

蔡明兌表示,立春常見胸悶失眠過敏、疲乏等不適症狀,此時調整生活方式與養生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健康狀態:

  • 情緒波動:肝氣易於在春季升發過強,若疏泄不暢,可能導致情緒抑鬱或急躁而傷肝,出現頭痛胸悶、失眠口苦、口乾舌燥等症狀。建議情緒宜保持樂觀、心情愉悅。
  • 過敏復發、反覆感冒:在乍暖還寒、日夜溫差大的季節裡,若因抵抗力不足或本身有過敏體質,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與過敏性疾病的發作。建議注意頭面口鼻部的防護、保暖衣物宜循序漸減,使身體逐漸適應氣候的變化。
  • 消化不良:冬季及農曆新年期間易進食較多油膩、辛辣、大熱食物,加上春季過旺的肝氣容易影響脾胃功能、引發消化系統不適。建議飲食清淡、宜少酸多甘,如大棗、山藥等甘味食物可以調補脾胃,並多食用青綠色蔬菜以養肝。
  • 疲勞乏力:氣候回暖,四肢血管舒張、全身耗氧增加,導致供應腦部的血氧相對減少,因此冬春交替期容易感到精神不振。建議順應春季晝長夜短的變化,將作息逐漸調整為晚睡早起,多到戶外活動舒展筋骨,有利於增強心肺功能、放鬆心神,進而消除疲勞。

蔡明兌建議,可趁著立春時機調理氣肝、疏通經絡、增強筋力,藥膳茶飲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民眾不妨簡單自製3款養生茶飲食譜,只需依據將下列中藥處方置於保溫瓶中,以500毫升熱開水悶泡5分鐘後,即可代茶飲用,能反覆回沖1~2次至無味,沖泡時間及水量再依個人口味做調整:

【玫瑰解鬱茶】
材料:玫瑰花、陳皮各2錢。
功效:可疏肝解鬱、改善睡眠品質。

【參耆補氣茶】
材料:西洋參、黃耆各2錢。
功效:可補氣升陽、提升免疫力。

【決明子養肝茶】
材料:決明子3錢、枸杞2錢、菊花1錢。
功效:可清肝明目、滋潤腸道。

蔡明兌指出,立春時節是春天的開始,萬物復甦,人體中的陽氣也逐漸甦醒。此時進行穴位按摩可以幫助疏肝理氣、強健脾胃、調理腎臟,有助於身體適應季節變化:

  • 合谷穴:手背虎口處。可疏通氣機,緩解頭痛及感冒初期症狀。
  • 太衝穴:腳背第一、二蹠骨之間凹陷處。可疏肝解鬱、緩解壓力。
  • 足三里:小腿前外側,髕骨下緣三寸。可調理腸胃、促進消化吸收。
  • 風府穴、風池穴:後髮際中點垂直向上1寸及兩側大筋凹陷中。可疏風散邪、預防感冒、緩解頭痛。



「一年之計在於春。」蔡明兌說,立春是一年以及春季的開端,也是養生的關鍵時刻。透過順應大自然的規律,調整作息、合宜飲食、適度運動、調養身心,配合相對應的中醫食療與穴位保養,可為整年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