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竟因運動傷害?醫揭「1招治根」比換關節更好

35歲的阿傑從學生時代就擅長各式運動,馬拉松、游泳、自行車、登山、衝浪等運動,都是他休假的日常,並從去年起就積極備戰「雙北世壯運」三鐵項目,沒想到近來運動表現卻雪崩式下降,明明已是專業等級的運動高手,卻表現得像差勁的新手,膝蓋更常有痠痛感,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已罹患了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軟骨已有磨損,醫師提醒他須降低運動強度。

隨著現代人重視休閒健康的生活,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果,國人參與運動人口比例高達82.9%,規律運動人口比例也自103年以來首度達到35.3%。



退化性關節炎有年輕化趨勢

振興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黃祥霖表示,錯誤的運動習慣可能導致關節提早退化,即使是年輕人也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如果仗著年輕力壯就忽略保養,步入中老年將會面臨膝蓋退化的問題,不只疼痛不適,更將影響生活品質。

黃祥霖說明,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大約6.5個人當中就有1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其中也包括了許多年輕人因為運動不當,造成膝蓋的損傷,又沒有即時接受正規治療,導致關節退化有年輕化的趨勢,甚至年紀輕輕就要置換人工關節。

黃祥霖提到,一般最常聽到的關節疼痛治療方式,不外乎透過玻尿酸或PRP注射以減緩關節不適的狀況,但這兩種治療都並沒有辦法從根本解決問題,甚至有些民眾耗費許多金錢和時間接受坊間各式各樣治療,但最終仍需面臨置換人工關節的情況。

關節置換手術對於老年人、嚴重持續疼痛的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快速有效的方式,但對於年輕患者或初、中期的關節炎,卻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黃祥霖說,雖然人工關節介面耐用程度超過20年已不是問題,但是對年輕人來說,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仍有其限度,之後的人工關節重置更是一項辛苦且對周邊軟組織破壞更多的手術。



幹細胞治療侵入性低、助軟骨增生

黃祥霖舉上述個案阿傑為例,最終經醫療團隊評估,他決定接受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由於脂肪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再生修復以及免疫調的的能力,透過局部注射,可調節發炎現象,再生軟骨組織,治療後效果十分良好,運動表現更佳。

黃祥霖說明,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機轉如下:

  • 可分泌多種抗發炎激素,降低發炎反應,減少疼痛及對軟骨的破壞。
  • 促進軟骨細胞增生,修補軟骨缺損。
  • 自體細胞可以降低排斥的風險,讓細胞的活性更強。


  • 幹細胞治療適用輕中度退化

    黃祥霖提醒,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最佳治療時機,為輕中度退化階段,若軟骨已嚴重破壞,關節空隙明顯縮小,治療效果有限,這種狀態下即使使用幹細胞再生軟骨治療,生成的新軟骨也會被立即磨損,可能還是需要考慮人工關節的置換。

    「因此,不建議等到症狀惡化後才考慮幹細胞治療,越早介入,幹細胞修復的潛力越大。」黃祥霖強調,無論年長者、運動員或因運動傷害導致關節退化的人,如果不想走到人工膝關節置換這一步,平常都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一旦發現問題,也要盡早就醫,遵照醫囑治療。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 記者:即每週運動3次以上、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運動時會流汗也會喘
    • 更多健康新聞 »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