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血糖儀流行 專家:效果待檢驗

動態血糖檢測儀因為穿戴方便,又可隨時監督血糖數字,受到眾多糖尿病患者歡迎,美國食藥署進一步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但專家指出,動態血糖檢測儀的長期精準度有待檢驗,且若非糖尿病患者,隨時檢測血糖恐怕沒有任何好處,還可能導致民眾忽略其他健康指標。



黏在手臂上很方便

AdvancedScienceNews》報導,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經常在沒有任何徵兆下,突然出現血糖過低的狀況,嚴重者更可能出現癲癇、昏迷或死亡的狀況。所以定期檢測血糖對患者而言,成為必要的功課。



然而,過去血糖檢測儀都需要刺破手指頭採血,但今年的研究顯示,新型的穿戴式裝置小如銅板,只要黏合在手臂上,就能透過檢測汗水、體溫與心律變化,即時發現低血糖狀況。



對此,賓州大學工程學副教授賴瑞指出,儘管在研究中,血糖感測器的靈敏度與測驗極限都有著不錯的表現,但「從長遠角度來看,汗水與血糖的相關性沒有很強」,意味著精準度有待檢驗。



憂精準度不足

BBC》報導,如今,美國食藥署已核可兩款「動態血糖檢測儀」(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s,CGMs),讓民眾無須擁有處方箋就能使用。其中一款通過核准的CGM名為「Lingo」,該器材的廠商發言人強調,「理解身體的血糖數據是管理身體代謝的關鍵,讓人活得更好更健康」。



然而,許多專家認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動態血糖檢測儀能改善非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古斯指出,血糖變化是糖尿病的症狀,而非成因,所以連續檢測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沒有任何好處」。



她指出,目前關鍵的問題是,要找到大量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數據非常困難,不僅很難解釋一般民眾檢測的結果,還可能導致民眾過度關注血糖,進而造成飲食失調的副作用。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