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裏的時光碎片/陶敏

陶敏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似乎都被捲入了快節奏的漩渦之中。大家忙碌地穿梭於高樓大廈之間,仿佛每一刻都在與時間賽跑。然而,在這片喧囂中,朋友圈卻成為我們心靈的一隅淨土,記錄著那些被遺忘的時光碎片。

我是個愛記錄的人,也是個樂於分享的人,總是喜歡把自己此刻的心情,遊玩的美景以及發表的作品呈現在隔屏的朋友之間。它像是一個微型的日記本,用文字和圖片的方式記錄下了我的日常,這些看似瑣碎的生活片段,在朋友圈中都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通過朋友圈,向朋友們展示了自己的生活狀態,也從中感受到了彼此的情誼和牽掛。

相互間的點贊、評論、互動構成了一個友好而和諧的交流平臺。通過朋友圈可以瞭解彼此的近況,熟悉螢幕中你我的現狀,給樂於記錄的你我短暫的溫暖和關愛。

記得有次,有個朋友因特殊原因滯留在朋友家,連續幾天十幾位同仁吃著臘肉、土貨,朋友圈感歎沒有青菜時,被我刷到這個資訊。我因工作關係,給他們送了一些新鮮的蔬菜、瓜果,同時想著男同胞眾多肯定沒煙抽了,順手帶了條香煙一起送過去。朋友看到後很是感動,說當天吃著新鮮的蔬菜小酌了幾杯,格外舒暢。

後來,逢人就說,我太細心了,改善了大夥的伙食還解了悶。其實這對我來說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朋友眼裏,儼然是個大恩情,自此我們的關係更鐵了。

還有次久未發狀態的朋友發了條“父親去世了……”看到消息的我心也跟著沉重起來,第一時間聯繫相同的朋友,一同前往悼念。當我們浩浩蕩蕩、風塵僕僕的一群人趕到朋友老家時,我看到她眼裏閃動著淚花,那是彼此間無聲的陪伴與關愛。

也有些圈友成了勵志的典範,有個圈友平日工作關係聯繫的少,但通過他每天發圈知道他的狀態:準時五點晨跑、讀書打卡,然後再上班;積極參與全國半程馬拉松、全程馬拉松等。當欣賞多了後,我也躍躍欲試想挑戰下“半程馬拉松”,當他在群裏發佈“老河口半程馬拉松報名鏈接”時,我也毫不猶豫的報了名。這對於一個平日只跑五公里的我來說,挑戰半馬簡直是奇跡,我嘗試著用他賽前發圈跑步的節奏,自己嘗試著練了幾天,抱著必勝的信心參加了此次半馬,竟然成功入圍挑戰成功了!多麼有意義的一次活動,這無疑是朋友圈裏帶來的能量和溫暖,這些時光碎片回憶起來格外香甜。

還有個文友頻繁地在朋友圈發她每次上稿的作品,有市級的,省級的,報紙、雜誌等,閱讀久了後,我也有了想練筆的想法,附屬行動,開始閱讀、寫作、打磨、研究上稿類型、風格,也嘗試著投稿……久而久之,我也跟著她的節奏投稿,當第一篇文字變成鉛字後,那種喜悅和自豪是語言所不能表達的。後來但凡有時間,我就熱衷於構思、寫作、投稿、發表,近幾年斷斷續續發表文章近20萬字,完全得益於在朋友圈吸收的正能量的轉化。

朋友圈的故事舉不勝舉。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裏,我們或許已經習慣了用文字、圖片和視頻來表達自己,但真正的情感交流卻需要面對面的溝通和陪伴。然而,朋友圈卻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溝通方式,讓我們能夠跨越時空的限制,與遠方的朋友們保持聯繫和互動。朋友圈裏的時光碎片,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點綴著我們的人生軌跡。它們或許微不足道,但卻承載著我們的情感和記憶。朋友圈是一種參照和借鑒,通過身邊人從朋友圈傳達的積極向上的學習、經歷、成長會讓你不自覺的向她們靠近,成為像她們一樣的人。

在朋友圈裏,我們分享著生活的點滴和感悟;在朋友圈裏,我們傾訴著內心的喜怒哀樂;在朋友圈裏,我們尋找著共鳴和支持。在這裏,我們可以找到那份久違的溫暖和歸屬感;在這裏,我們可以釋放內心的壓力和焦慮;在這裏,我們可以重新找回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讓我們珍惜朋友圈裏的每一份情感交流,用心去感受那些被遺忘的時光碎片。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