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回診還不夠!5 個常見糖尿病壞習慣你中幾個?
根據統計,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 47%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與腎臟有著密切的關聯,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會有更高機會產生腎病變。醫師提醒,除了定期回診,還有 5 個常被忽略的壞習慣必須留意。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性疾病,主要表現包含血糖升高,尿中出現葡萄糖等。恩主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蔡友蓮表示,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的小血管和腎絲球受損,損壞腎功能,稱為「糖尿病腎病變」,也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疾病進展,腎臟受損越來越嚴重,可能會出現水腫、蛋白尿、高血壓和腎功能受損等症狀。
當疾病進展到晚期,腎臟無法維持正常的功能時,可能需要進行透析,也就是俗稱的「洗腎」,需要透過機器協助清除體內堆積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水分,以維持體內的恆定。
由於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功能受損,蔡友蓮特別提醒,糖尿病患者不是只定期回診就好,如果忽略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可能讓糖尿病腎病變、洗腎提前找上門。
這些習慣可能造成血糖升高
蔡友蓮提醒,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會有更高機會產生腎病變,以下這 5 項是病患在生活中會使血糖升高但容易忽略的事情:
維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定期檢查腎功能,控制血壓和血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煙等都是預防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方法。
蔡友蓮呼籲,特別是長期患有糖尿病、伴有高血壓和高血脂的患者、有家族史的人、吸煙者以及年齡較大的男性,都是高風險族群。對於已經出現腎功能損害的患者,需及早進行治療並定期追蹤,調整飲食,以維護腎臟的健康,有助於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和提高生活品質。
文/賴以玲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恩主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蔡友蓮
- 記者:賴以玲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