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學會一個技能?YouTuber六指淵揭「3公式」打造成功副本

動畫特效型Youtuber陸子淵,從國中開始靠著自學,自詡成為專業影片特效師;大二開始經營網路社群,大量發表影音作品,創造了真正的品牌影響力;大學畢業後創立公司,25歲成為年營收8位數的企業家。六指淵於《你的夢想可能有點風險》一書中,分享自身的成功經驗,幫助讀者打造成功副本。以下為原書摘文:

如何快速學會一個技能?

一款遊戲如果難度太高,總是打敗仗,沒把握在朋友面前風光,你當然不會想嘗試。但如果你有幾次小勝利,慢慢增加難度,熟能生巧,就會開始有自信了,才會開始想要炫耀給同學看,甚至開直播打給更多人看。

我當初在學習特效也是一樣,如果我第一個作品,就妄想要做出超屌的曠世巨作,那我可能會直接受挫,然後就放棄特效這條路,這樣你們也就看不到現在的六指淵了。

我快速學習的關鍵點其實是在獲得「成就感」,成就感來源有很多,你的成就感來源可能很多是給家人看,或是給網友看,以我為例,一開始只是做一個超簡單的噴血特效,血還是現成的影片素材,疊上去而已,同學就笑得很開心了,「讓同學開心」對我來說,就是我的成就感。



所以我會給自己設一個小目標「明天我要秀一招酷東西給同學看」,然後一開始千萬不要做太屌的東西,你要找那種下課後花1到2小時研究就能做出來的效果,愈簡單愈好,每天1招就夠了,10天就會有10招,一年內你就會在這個領域鑽研了300多個技巧。

而且有一個方法可以掩飾你前期生疏的技巧,就是「趣味改造」,我最初練習後製特效都是從拍攝我自己或我很熟的朋友開始,很感恩他們願意答應入鏡讓我拍攝,做為後製特效的練習素材 。

我請他們在鏡頭前演戲,捶牆壁,表演中彈,然後我回家再進行後製,你會發現因為是用你同學的畫面練習,所以你會更費心思的改造這些素材影像,技巧不用很困難,同學看了一樣會很開心,因為重點不完全是在你的技術上,被趣味改造的同學在畫面上會為你額外加很多分,大家會先笑同學演出的動作,然後再來回味你的特效。

那如果你是別的專長呢?比如說彈吉他,你可以用你的幽默或創意改造一首曲子;比如說畫畫,你可以畫一張改造你自己的肖像畫;比如說讀書,你可以出改造的機智問答給同學。



創作是讓大家認同你的幽默

當你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專長跟興趣,千萬要好好拿捏你創作出來的作品,因為心智成熟度較低的人,有時候會自以為有趣的,以惡搞、捉弄、霸凌他人的形式在創作。但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在看一部電影,超級英雄死守的神器落入到壞人手中一樣,你想說完了,這個神器足以拯救世界,當然也足以毀滅世界,而專長與興趣就像是超能力,全看你怎麼運用。

如果你做出來的是正派、鼓舞人心、讓人笑起來,或長知識的創作,那他就是一個好的超能力。但如果你做出來的是完全不懷好意,只是煽動他人跟著取笑,以合理化自己的作為,那你倒不如不要有這個興趣。因為你把這個能力用在了不對的地方,你累積出來的負面「笑果」,都只是一時的假象,對你未來一點幫助也沒有,當你有一天不小心玩火自焚出事了,大家只會跟你切割關係,甚至落井下石,不會有人幫你的。

如果你真的想要創作惡搞形式的作品,比較安全牌的做法就是以自嘲自己為方向創作,因為有時候你能忍受的玩笑,別人不見得也能接受,但如果是自嘲自己的話,反而大家會覺得,你很有氣度,你居然願意為了逗大家開心,自嘲自己的缺點及短處。

你只要不要做蠢事,影響到他人,或踩到法律界線,登上負面社會新聞就好,但你也得知道,你累積愈多的方向,就會讓你成為那樣的人,最終,在別人眼裡你就淪為該形式的創作者,你如果太晚才想通,想轉彎,會很難扭轉大家對你的觀感,所以你該儘早判斷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並做該做的事。

所以切記,當你有了超能力,就應該要用在對的地方,千萬不能有任何一次惡意創作,誹謗、中傷他人,造成不好的觀感,玩創作不應該玩出問題,應該要處處小心謹慎,愛惜自己的羽毛,不然當你有一天成名了,你過去負面的黑歷史不管過了幾年,一定會被一一挖出來,重新被社會撻伐一遍,得不償失。

有了超能力,你就應該當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就像《蜘蛛人》電影中的經典台詞:「力量愈強,責任愈大。」能力要用在對的地方,多多幫助他人,讓自己更好,創造正面影響力,回饋社會,而這些作為,在未來都會累積,成為你最終贏得每一個掌聲的關鍵。



讓事情簡單有趣會比較有動力

當然你不能總是做一樣難度的,需要愈做愈難,這樣同學才會持續有驚喜感,也因此你會在不知不覺中愈來愈強,所以當同學漸漸覺得沒什麼時,我就開始增加難度,開始做飛天遁地、噴冰噴火、槍戰魔法科幻的特效,總之,讓事情變得簡單有趣,你會比較有動力,因為你是在享受「玩」你的興趣。

說到「玩」,玩遊戲時大家都會沉迷在一些繁瑣重覆的小動作上,比如勤勞的每日簽到,熬過任務前置的無聊準備,耐心研究數值裝備,那我們何不讓讀書這件事情遊戲化?單純讀書不是很無聊嗎?我前面有稍微提到,如果你想要快速學習一個興趣,可以嘗試「趣味改造」,那要如何讓讀書變得好玩起來呢?

我們一起來設計一個遊戲,我們可以將班級分成ABC三組,A組負責出題目,題目來源可以是老師上課中講的重點,或課本裡面的內容,A組可以控制讓題目要變得簡單或是困難,另外BC兩組負責遊玩參加搶答比賽,最後選出最高分的一位同學跟最高分的組別,獎勵是可以被榮耀的記錄在黑板上一整週。

可能就寫「本週智慧王是:XXX同學,獲勝組別C組」之類的,以此勉勵,那輸的組別懲罰就是要負責想下週比賽的題目,這樣就可以持續循環,攻守交換,你會發現出題目的人會翻盡課本找到答案,而且資訊錯誤會被砲轟,所以會儘可能跟同學或老師交流確定資訊無誤,這還只是比賽的效果而已,往後在課堂上,同學也會更認真聽課,因為他在找尋老師目前講的重點。

適不適合被拿來做成題目,是不是不錯呢?這個遊戲就當作參考,如果你們有想到其他更有趣的遊戲化方式都可以嘗試看看,不過如果有老師或同學,真的用了我這個遊戲法取得成果的話,我蠻希望你們可以將心得跟過程記錄下來,寄到我的信箱,如果真的有成效不錯的案例,說不定可以來場視訊遠距交流分享。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