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東引藍眼淚的聯想與迴響


夢迴東引藍眼淚的聯想與迴響


文/攝影:吳德亮


當對岸宣布開放福建省民眾前往馬祖觀光,當對岸又宣布這兩天將在台灣周邊及東引海域舉行軍演-當兵時在馬祖列島東引服役的我,只能取出珍藏的「夢迴東引藍眼淚」岩礦壺,握緊側把舉壺沖茶,像當年值勤緊握的步槍,讓茶湯再一次蕩漾在藍眼淚的杯中……。



夢迴東引藍眼淚的聯想與迴響


曾幾何時,當兩岸不再對峙,馬祖可以直接搭船快速抵達彼岸,馬祖藍眼淚與東引燈塔都成了熱門觀光景點。也曾在東引當兵的陶藝名家游正民,繼「野柳女王頭」、「阿里山日出雄鷹」等系列後,2017年再以東引燈塔作為壺鈕、強烈對比的藍眼淚化為壺身,完成的「夢迴東引藍眼淚」岩礦壺,寫實而細膩的外觀與飽滿流暢的造型,很快就引起茶人與收藏家的注目,更讓我瞬間回到解嚴前的時空。



夢迴東引藍眼淚的聯想與迴響

游正民說他創作這把壺是受到我在東引所寫的一首詩〈觀測士〉的啟發:當時發表在《中外文學》雜誌,意外收到台大外文系主任顏元叔的來信讚許,詩作後來也陸續選入《八十年代詩選》、《中國現代文學年選》、《中華現代文學大系》等文學選集。其實寫作這首詩時,我的職務並非觀測士,而係從守碉堡的「下士副班長」調至軍方《東湧日報》擔任編輯,並兼任軍聞社駐東引軍事記者。



夢迴東引藍眼淚的聯想與迴響


而解嚴後馬祖列島開放觀光,儘管曾多次搭機前往馬祖外海拍攝黑嘴端鳳頭燕鷗,也用油彩畫了許多閩東風格的石頭古厝;卻因為天生會暈船,東引又礙於地形未能興建機場,因此至今未曾再踏上我曾經待過近兩年的島嶼,當然也未曾再見東引燈塔,游正民的創作壺則適時彌補了我的小小遺憾吧?



夢迴東引藍眼淚的聯想與迴響

解嚴前每當荷槍站哨眺望對岸,長官總會信心滿滿告知「總有一天我們會登上對岸福州」,沒想到兩岸開放後第一次前往福州,是受「福建省美術館」之邀與當地漆畫家周榕清風光舉辦聯展,雀躍之情可以想像。解嚴後兩岸強烈對峙的緊繃海岸終於流下了和平欣慰的眼淚,吾人怎能不珍惜?我想起多年前發表在中國時報的砧板木刻彩繪:

海洋的子民

不要等到

上了砧板

才開始懷念

海洋的

聲音


The post 夢迴東引藍眼淚的聯想與迴響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