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正鈐痛批中央對不起新竹市:稅收全國第一,補助卻全國最低

【民眾新聞-蔡富丞/綜合報導】立法委員鄭正鈐今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新竹市的人均創稅全國第一,但統籌分配款及一般性補助款的配回率卻是全國最低,認為這種分配方式是不公平的剝削,並批評中央政府對不起新竹市。他呼籲應修訂財政劃分法,將地方稅收貢獻納入考量,並提出新增「所得稅返還機制」,按各縣市申報所得額的一定比率重新分配縣市財源。




鄭正鈐痛批中央對不起新竹市:稅收全國第一,補助卻全國最低



鄭正鈐強調,稅繳最多卻補助最少,這種分配方式就像是業績最好的員工拿到最低的薪水,是另一種剝削。他以大新竹輕軌紅線的總預算456.4億元為例,指出新竹市需要負擔220.8億元,這對市府來說是無法承擔的負擔。新竹市民勤奮工作,但連一條上班不塞車的輕軌都無法興建,這是不合理的懲罰。



他指出,新竹市戶籍人數僅45萬,但竹科就業人口已超過17萬,加上流動人口,新竹市經常性流動人口接近60萬,園區外溢成本和公共建設需求已遠超過負荷。他進一步表示,新竹市112年創稅2968億元,排名全國第三,人均納稅65萬元為全國第一,但僅分配到69億元的普通統籌分配稅款。相比之下,台南市創稅1552億元,僅為新竹市的52%,卻分配到293億元,是新竹市的4.2倍。



在一般性補助款方面,鄭正鈐指出,新竹市在112年僅獲得30億元補助,位居全國倒數第三,僅高於金門縣與連江縣。加上統籌分配款,新竹市的配回款總額僅100億元,配回率僅3.37%,全國最低。



鄭正鈐呼籲將地方稅收貢獻納入修法,推動稅留地方。他建議新增「所得稅返還機制」,按各縣市申報所得額的一定比率再分配縣市,以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關係,確保地方政府有足夠的財源進行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以新竹市112年所得稅收3067億元為例,若返還比率為5%,新竹市可增加153億元,再加上國民黨版分配方式的試算金額198億元,總額可達351億元。至於具體返還比率,可再進一步討論及精算。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