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緩兒」篩檢新制上路9個月 衛福部:1.7萬童篩檢疑似異常


「遲緩兒」篩檢新制上路9個月 衛福部:1.7萬童篩檢疑似異常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去年開始推動「未滿7歲兒童新增6次發展篩檢服務」,國健署今(11)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已篩檢超過27萬人次,其中約1萬7千名兒童篩檢結果為疑似異常,需轉介到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進一步評估,而為了縮短等候評估時間,國健署宣布今年擴大補助全國兒童發展聯評中心至88家,目標要讓孩子們可在一個月就拿到初評綜合報告,以利及早療育。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林真夙表示,為瞭解兒童發展狀況,需要家長與專業人員通力合作,平日由家長進行「發展監測」,觀察記錄孩子發展情形,並依補助時程帶孩子接受「發展篩檢」,一旦經篩檢有疑似發展遲緩,就需要進一步接受「發展評估」。


國健署是從113年7月起推動「未滿7歲兒童新增6次發展篩檢服務」,截至114年3月底,一共篩檢超過27萬人次,其中6.2%篩檢結果為疑似異常。


林真夙說,一旦發現疑似異常,除了基層醫師會轉介到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進一步評估之外,第二個也會通報社家署的疑似發展遲緩兒童通報,好讓孩子可以及早銜接早期療育。 而為了因應聯合評估需求增加,國健署今年擴大補助,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由85家增加到88家,其中由較大醫療院所承接的重點中心也由去年的10家增加到今年的17家,以提升兒童發展聯合評估量能,縮短等候評估時間,預計全年提供服務量可達4萬3957人次。


林真夙說,國健署擴大補助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的目標,是希望能讓這些發展篩檢疑似異常的兒童,都可以在一個月內拿到初評的綜合報告書,以利及早發現發展遲緩情形並及早療育。更要提醒家長應積極讓家中寶貝進行篩檢。


國健署指出,孩子在接受兒童發展篩檢時,由於許多篩檢項目需透過實測及詢問,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可鼓勵孩子多與醫師互動,並回憶孩子在家中的狀況,提供篩檢醫師參考,幫助醫師更準確瞭解小孩真實發展情況。若篩檢結果為疑似發展遲緩,並不代表就是發展遲緩,需帶孩子到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做進一步評估確認。


國健署說,為有效利用聯合評估資源並減輕評估人力負荷,當孩子進入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後,聯合評估中心醫師將依其專業進行初步判斷區分,若為「疑似單一遲緩兒童」,將由單一科別醫師進行單科或單項發展評估,並依評估結果開立發展遲緩證明書;若經聯合評估中心醫師判斷為「疑似多重發展遲緩兒童」,將儘速安排「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以及早銜接後續醫療處置、社會福利或特殊教育等早期療育相關服務。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股「上沖下洗」心慌失眠? 中醫教2招快速緩解鬱悶


不再讓動物跑到死! 食藥署:5健康食品認證「改人體試驗」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