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例腸病毒併重症 1月大女嬰嗜睡、體溫低進加護
![今年首例腸病毒併重症 1月大女嬰嗜睡、體溫低進加護](/newsdata/healthcare/healthmedia/20250211/73926287242586281012.jpg)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高雄市出現今年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疾病管制署今(11)日表示,有名1個多月大女嬰,1月31日出現嗜睡、活動力下降及餵食困難等情形,2月3日有低體溫情形,2月4日因出現呼吸急促、血氧下降及心搏過慢,送急診就醫後收住兒科加護病房,經通報並檢驗確認感染伊科病毒11型。
幼兒染腸病毒 家長必知重症前兆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累計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與2021年至2024年同期病例數(介於0至1例)相當;另2021年至2024年累計重症病例分別為0、3、11、12例,其中個案感染年齡未滿1歲幼童分別為0、1、4、8例,籲請民眾留意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指出,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2型,社區仍持續具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尤其本週各級學校開學,學童間密切互動將增加疫情傳播風險,需持續提高警覺並監測疫情變化。
5歲以下嬰幼兒本為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高危險群,疾管署強調,其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因此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家長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感染全年皆有可能發生,且在家庭及人口密集機構更容易傳播,成人感染後通常症狀較輕微,容易因疏於防護而將病毒傳播給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嬰幼兒,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保持警覺,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並落實個人及幼童手部衛生與環境清消。尤其大人出外返家後,務必先更衣,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並時常清洗及消毒嬰幼兒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新冠XEC病毒株流行中 民眾應打疫苗防風險
除了腸病毒疫情外,民眾也要小心呼吸道傳染疾病風險!疾管署表示,國內上週(2月4日至2月10日)新增9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較前一週(1月28日至2月3日)新增5例略增,自2024年9月1日起截至2025年2月10日,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476例,其中102例死亡,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多,其中自2024年10月1日起通報之確定及死亡病例未接種JN.1疫苗者均達97%以上。
疾管署提到,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全球新冠病毒陽性率近期呈下降趨勢,其中東地中海區上升,東南亞區上下波動,其他地區則下降;我國鄰近國家日本病例數呈上升趨勢,美國近期陽性率則下降;全球流行變異株以XEC占比最高且呈上升趨勢,其次為變異株KP.3.1.1,占比則呈下降趨勢。
據統計,截至今年2月10日止,JN.1疫苗已累計接種約198.1萬人次,為去年同期1.2倍。疾管署強調,依研究顯示接種JN.1疫苗預防重症住院的保護效益可達50至60%,目前國內提供新冠JN.1疫苗計有Moderna及Novavax2種廠牌,呼籲尚未接種JN.1疫苗民眾,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疾病等高風險族群,請選擇1種廠牌疫苗接種,以儘速完成接種,及早提升保護力,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急凍降溫小心腦中風找上你! 簡單1動作評估中風危機
▸阿嬤拉個鐵門竟骨折! 「骨鬆332」自我檢測趨吉避凶
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 記者:NOW健康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