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1構造太薄別去雷射! 醫曝最不樂見「這情況」:戴眼鏡也難救
潮健康/林昱彣
近視雷射技術進展日新月異,但眼內的「角膜基質層」厚度不夠,接受手術有一定的危險?濰視眼科台北仁愛院專任醫師陳美靜醫師受訪表示,眼角膜結構的穩定程度,與是否適合近視雷射顯著有關;不同術式能夠保留的角膜基質層也有所差異。
近視雷射不是誰都能做? 眼部「1構造」太薄恐被醫師打槍
「人體眼角膜的結構可分為5層,分別是上皮層、前彈力層、基質層、後彈力層、內皮層,其中基質層是角膜的主要組成部分!」陳美靜醫師說明,基質層是眼角膜最厚的結構,約占角膜厚度的90%,由膠原纖維和水組成,提供角膜結構的透明度和強度。
近視雷射手術主要透過形塑角膜形狀,以改變光線進入眼睛的方式,使光線能夠準確地聚焦至視網膜,以矯正近視或散光問題。陳美靜醫師指出,角膜的健康程度與手術可行性息息相關;若天生角膜過薄,手術後可能會增加術後併發症的風險。因此,術前進行詳細的角膜檢查、以及手術過程保留較多的基質層,對於促進術後的眼部健康而言至關重要。
「眼科醫師最不樂見狀況」 角膜剩餘過薄恐引起「圓錐角膜」
若近視雷射術後發現角膜剩餘過薄,可能會出現哪些後遺症?陳美靜醫師說明,如果把角膜削得太薄容易導致軟化、難以抵擋眼內正常的壓力,可能產生外凸性的病變和異常散光,逐漸病變成「圓錐角膜」,「這是眼科醫師最不樂見的情況!」
陳美靜醫師解釋,可以將角膜想像成氣球的表面,若其質地均勻、品質良好,氣球膨脹時表面可正常承受內部壓力;但若氣球表面厚薄不一、甚至出現軟化,表面將會呈現凹凸不平的狀況,該狀況即可稱為圓錐角膜。此時患者的視力將受到嚴重影響,即便配戴眼鏡也難以獲得清晰的視野。
3大主流近視雷射正面對決! 「它」術後保留厚度竟吊車尾
既然保留基質層如此重要,以目前主流的3大近視雷射術式而言,哪種可能會消耗較多的角膜基質層?陳美靜醫師指出,假設治療光學區、修正度數相同的前提下,「Smile Pro」需要消耗的角膜基質層厚度最甚,「LASIK」與「SMART TransPRK」術式則相差無幾。
若以手術進行時的傷口深淺作為區分,「表層手術」SMART TransPRK手術無須製作角膜瓣,而是自角膜最上方透過雷射重塑角膜基質層,減少對角膜內層結構的影響;「深層手術」Smile Pro則為一種微創手術,會透過雷射在角膜內層切割出小型透鏡,透過一個約2-4毫米的小切口將透鏡取出以矯正視力。
陳美靜醫師強調,同為深層手術的LASIK,術後能預留的基質層厚度雖與SMART TransPRK差異不大,但因為需要製作角膜瓣,術後的眼部結構穩定度相對較低。SMART TransPRK仍有機會保留最多的角膜後方剩餘厚度,且有望降低術後因角膜過薄、引起相關併發症的風險。
近視雷射該預留多少角膜厚度? 醫揭曉最理想數值
陳美靜醫師強調,每個人先天的角膜厚度差異有所不同,因此在術前評估時,會以「剩餘角膜厚度」作為是否適合執行近視雷射的依據;影響角膜厚度的因素包括原生角膜厚度、近視或散光度數、瞳孔大小等等。以LASIK為例,手術後後方角膜剩餘厚度約落在250㎛左右。
至於表層手術SMART TransPRK,擁有「零接觸、不掀瓣」的特性,能最大程度保留角膜基質層。不過,近視雷射前仍然需要考量角膜弧度、乾眼狀況等因素,充分採取多項檢查,才能確保保留最大程度的角膜基質層。待術後上皮層新生後,角膜結構完整、穩固,在視覺品質及角膜長期穩定性的表現更佳。
「如果擔憂角膜基質層厚度保留不足,建議優先挑選以高規格『350㎛』,作為受術標準的眼科院所,搭配SMART TransPRK術式有望保留最多的角膜基質層!也提醒民眾,角膜削得過薄會大幅降低二次手術的機會,就像只買一張單程車票上路一樣,沒有回頭路了!」
近視雷射後「殘留度數」怎麼辦? 不滿意可以再「二次手術」嗎?
陳美靜醫師提醒,表層手術因傷口位置在表層,建議保留3天以上的休息時間,遵照醫囑按時點眼藥水,等待上皮層新生。傷口恢復過程依照個人狀況可能會有眼睛乾澀、夜間眩光等狀況出現,隨著傷口恢復,視力會逐漸穩定恢復到最佳視力值。但每個人恢復狀況不一,建議保留3-6個月觀察。
若發現術後有殘留度數的狀況,SMART TransPRK因能保留較多的剩餘厚度,待視力恢復有機會採取二次手術。少數患者在術後會遭遇最佳矯正視力不如預期的問題,陳美靜醫師說明,角膜結構瞬間被改變,大腦仍在適應新的視野,建議多留時間觀察,並定期回診追蹤。
「最後提醒想要接受近視雷射的民眾,近視雷射是選擇性的手術,厚度不足、形狀不好的角膜都是不適合受術的族群,如果執意要手術會增加圓錐角膜的風險!」陳美靜醫師呼籲民眾,術前將相關的眼科檢測做好做滿,術後才能保障清晰且健康的視力。
延伸閱讀:
近視雷射為何會「殘留度數」? 哪些情況需要再次手術? 醫揭真相:這術式只能做1次
近視雷射手術怎麼選? 「3大主流術式」原理、特點、風險一次看懂
- 記者:每日健康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