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最需要注意心理創傷!災難後有那些常見的身心反應?
花蓮 7.2 強震災情慘重,西雪梨大學地震學研究中心科學家 Adam Pascale 坦言:「這次地震是自日本能登半島地震以來發生的最大地震。」讓台灣不少民眾不禁想起 921,即便主震過去每當發生餘震仍是餘悸猶存,專家提醒震後特別要留意「心理健康」,民眾可能會經歷極度焦慮、恐慌甚至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澳洲專家提醒:應及早介入「精神健康急救」
地震後的死傷人數仍不斷有所更新,看著電視機最新災情、手機社群中驚險的地震場面,福林德斯大學護理與健康學系預防災害主任(TRI) Paul Arbon 教授提醒:「過去的經驗表明,地震後會產生長期的影響,得特別留意心理健康。2011 年日本福島事件因地震、海嘯、輻射,多重複雜的狀況下,發現民眾出現致憂鬱、焦慮、輕生意念、家庭暴力、酗酒等行為。」
Paul Arbon教授認為:「政府應時進行明確可信的溝通以外,高風險者應及早介入『精神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 ,讓專業人員提供適當的支援網絡,防止精神健康問題惡化,必要轉介給專業醫療院所。」
幫助者同樣也會有壓力及情緒反應
這次地震許多人會拿先前 921 相比,相隔 25 年後再次歷經震度 7 級以上地震,事實上,根據國內本土文獻調查,當時 921 發生後約有 22% 災民出現 PTSD,多數曾經歷在地震中受傷、房屋損毀等狀況,即便兩年過去仍有 5% 災民發展為慢性 PTSD 。
到底災後有哪些常見的身心反應?面對災難後常見的情緒反應有:驚慌與無助、怨恨與憤怒、悲傷與罪惡感、自責、不信任及矛盾等,有些人則會用行為來表現,透過咬手指、摳指甲、拔頭髮等行為排解焦慮感,此外,即便是助人者也會有壓力及情緒反應。
哀傷反應癥兆情感方面悲哀、憤怒、愧疚、自責、焦慮、孤獨感、疲倦、無助感、驚嚇、苦苦思念、解脫感、輕鬆、麻木等感覺。生理感覺胃部空虛、胸部緊迫、喉嚨發緊、對聲音敏感、人格解組的感覺、呼吸急促、有窒息感、肌肉軟弱無力、缺乏精力、口乾。認知方面不相信、困惑、沉湎想念逝者、感到逝者仍然存在、幻覺。行為方面失眠、食慾障礙、心不在焉、社會退縮行為、夢見逝者、避免任何會憶及逝者的事物、尋找與呼喚逝者、嘆息、坐立不安、過動、哭泣、舊地重遊、隨身攜帶遺物、珍藏遺物等。
天災創傷恢復需要分三階段
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諮商學系蕭仁釗助理教授坦言:「災難創傷在台灣是隨時都可能會發生,不單是地震還有颱風、水患都是,這樣創傷不單只是傷害發生在自身身上,也有可能是目睹或是得知。」
蕭仁釗進一步說明,其實在剛發生屬於心理急救期,首要必須提升安全感,學習應對策略,並重建內在的安全感。接下來屬於等地震都過去、餘震也變小就是緊急心理重建期,目標要去提升因應能力,民眾要了解並接手自己災變下來的反應,其實大家都會產生這些反應,同時也需要恢復個人社交互動與社會參與,慢慢恢復到自己的生活常態當中。
最後則進入長期心理恢復期,如果災後半年還是受到很嚴重的心理創傷,可以及早進行災後的心理治療,建立受災後陰影以及建立新的生活目標,稱目標在於災後下的成長。此外,不同年齡族群像是幼兒、青少年、老年人,生活方式及生涯目標都不盡相同,必須要有不同的因應及輔導。
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得需要全民攜手一起前進,心理健康同樣得顧及不能忽視,從多方面的努力之下,期盼除了家園的重建以外,每個人都能在在恢復過程中找到力量和希望。
諮詢專家:Professor Paul Arbon is Matthew Flinder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the Torrens Resilience Initiative, College of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Flinders University參考資料: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參考資料:衛福部心理健康司
參考資料:創傷之自我心理評估與心理照護
文、圖/王芊淩
延伸閱讀:
- 記者:王芊淩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