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頭暈、腰痠背痛,恐為腎氣不足,中醫師推10補腎食物,包括市場常見1蔬菜


失眠、頭暈、腰痠背痛,恐為腎氣不足,中醫師推10補腎食物,包括市場常見1蔬菜

中醫認為,腎藏精不足容易造成如失眠、心悸、頭暈、手腳冰冷、記憶力減退、腰痠背痛、不孕等。若是想要預防這些疾病上身,不妨把中醫的養生觀念融入飲食中,以達到「治未病」的目標。

中醫師彭溫雅介紹以下「10大補腎氣食物」,建議民眾平時可以適量食用,掌握「以食養生」的訣竅。

NO.1 黑豆

黑豆為腎之穀,具有健脾利水、消腫下氣,滋腎陰、潤肺燥,治風熱而活血解毒,止盜汗、烏髭髮以及延年益壽等功用。現代藥理學認為,黑豆當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其中又以維生素E和B最多,能夠幫助降血壓、抗衰老,而且黑豆富含粗纖維,能夠助消化、排便順。醫聖李時珍曰:「豆有五色,各治五臟,惟黑豆屬水性寒,可以入腎。」所以,想要補腎的人,日常飲食可以多選用黑色食物。

NO.2 山藥

山藥性味甘平,主要作用為健脾益腎、補氣養陰,加上山藥氣味平和,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特別適合腎陰虛的體質食用。《本草綱目》提到:「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基本上,山藥有美容護膚、保健強身的效用,適合各種體質的人服用,不用擔心會有便祕、胃脹等問題。

NO.3 銀杏

銀杏果俗稱「白果」,入心肺腎經,有溫肺益氣、鎮咳止喘、縮小便、止白帶的作用。《本草綱目》提到:「銀杏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消毒殺蟲」。臨床上,中醫常用銀杏來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遺精、白帶等症;銀杏果可以入菜、煨湯,美味又養生,但不宜過量食用。

NO.4 黑芝麻

黑芝麻性味甘平,有滋養肝腎、潤燥滑腸、強筋骨、活血脈、烏髭髮、益壽延年等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黑芝麻富含維生素E,能延緩衰老,同時也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可加速身體新陳代謝。平時若能多多食用,有助活化腦細胞、預防貧血,還能夠治療因為腎藏精不足,而導致的四肢無力、頭暈眼花、頭髮早白、產後缺乳等症狀。

NO.5 花生

花生性味甘平,入肺脾經,可醒脾開胃、理血通乳;潤肺利水,可治水腫、乳閉、尿血及失眠。尤其花生紅衣可養血補血,且有生髮烏髮之效,常吃可以使頭髮更烏黑亮麗。花生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以中醫的觀點來看,花生具有潤腸通便、解毒益氣、降血脂、抗衰老等功效,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NO.6 南瓜

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二經,能潤肺益氣、化痰排膿、驅蟲解毒、治嗽止咳,並有利尿、美容等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認為,南瓜富含胡蘿蔔素、類黃酮素等物質,具有提升人類防癌、抗衰老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效果,常吃南瓜可以補元氣。體質偏腎陰虛者,在入秋後可多吃南瓜,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NO.7 韭菜

韭菜又稱「起陽草」,味甘辛,性溫,有補腎助陽、溫中開胃、止汗固澀等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韭菜含有揮發性的硫化丙烯,其辛辣味具有促進食慾的效果。民間常用韭菜治療身體虛弱、反胃盜汗、產後血暈等症,因其具有溫中行氣、散瘀解毒的功效,若能多吃韭菜,可助益肝腎、補陽氣,也可為身體帶來精力。

NO.8 牡蠣

牡蠣味甘性溫,富含豐富蛋白質及大量的鋅,可促進性腺的發育,鋅同時也可以促進傷口癒合、降低傷口感染機會,還具有養顏美容的效果;牡蠣富含天然牛磺酸,有消炎解毒、保肝利膽、降血脂及安神健腦的作用。牡蠣的鈣質含量高,可調節骨骼的新陳代謝、維持骨質的平衡,對於腎陰虛所引起的骨質疏鬆有所助益。

NO.9 鱔魚

鱔魚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健脾、強精止血、滋補肝腎、祛風通絡、潤腸止血等功效。現代藥理學認為,鱔魚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腦細胞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的人可以多吃,屬於溫補強壯美膳。

NO.10 羊肉

羊肉性溫熱,有補氣滋陰、暖中補虛、開胃健脾、滋養強壯等功效。中醫典籍《本草綱目》中稱羊肉為補元陽、益氣血的溫熱之品。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羊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維生素,除了營養價值高,體質偏腎陰虛的人經常食用,也能改善許多常見的疾病,如陽萎、早洩、精少、不孕、肺虛、久咳、哮喘等。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蹲馬桶半小時大不出來,營養師激推10順便食材,地瓜葉、火龍果都上榜,這種飲料要喝2000c.c.

腎可謂是精、氣、神之根,中醫系教授推薦補腎3藥膳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