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洗腦搏眼球,兒少手機成癮症


抖音洗腦搏眼球,兒少手機成癮症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98期

文/畢翠絲

現代人幾乎手機不離身,如果手機忘記帶出門,很多人會心神不寧、坐立難安,近年來,手機成癮症陸續在世界各國出現;2020年抖音摘下社群平台寶座,在青少年間造成流行,讓青少年像掉進流沙中愈陷愈深。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李信謙表示,手機成癮症另一個新名稱是「害怕手機不見症候群」,意思是雖然不見得一定要看到手機,但要確定手機在身邊,確保訊息不會漏傳或漏接。

資訊大爆發後,很多人擔心沒辦法及時更新資訊,一直盯著手機,手機的訊息不像報章雜誌提供完整且有延伸性,有點像葡萄串的概念,看到一個會連到第二個,再連到第三個,加上隨時有新的訊息進來,可能又連到另外一串葡萄,讓人愈陷愈深,也因為資訊量大,擔心自己漏看了些什麼訊息,讓人欲罷不能,使用時間愈來愈長。

注意力短時間內被滿足

抖音娛樂性十足,聲光效果刺激花俏,讓人注意力在短時間內被滿足,抓住青少年的眼球。無厘頭、誇張的內容、快節奏的形態,讓大眾預期很短很快就會看完,正是因為影片短,手指輕滑就能馬上切換影片,跟過去看YouTube影片可能要花20分鐘,需要有20分鐘時間才能坐下好好看,兩者心態有別。

一看抖音,時間不知不覺就過了1、2個小時,很容易讓人上癮。李信謙指出,成癮有幾個概念,一、看的量越來越大,二、刺激度越來越小,三、停不下來,一旦真的停下來,身心會出現各種症狀,心神不寧、情緒焦慮,需要三個向度同時存在,才稱作是「抖音成癮」。臨床上聽到一些個案的想法,但還沒有明確的個案報告。

「我們在診間接觸到,家長帶青少年來就診,大部分是手機成癮,少部分以短影音為主,抖音佔了很大一部分,看YouTube短節目的也不少。」李信謙說。過去網路成癮有很多不同類別,一開始類似賭博性成癮的網路下單,整體而言,所謂網路成癮的患者,不是對所有影音都照單全收,而是有選擇對象,抖音訊息更換快速的機制,的確容易讓人著迷。

抖音易讓大腦受刺激,帶來愉悅感

音樂洗腦、聲光花俏、影片短,抖音的機制易讓大腦受刺激,帶來滿滿的愉悅感,手指輕滑,一部影片滑過一部影片。由於影片製作快、主題更換快,感覺內容很豐富,事實上資訊量少,尤其內容良莠不齊,某些洗腦神曲藏有不良暗示,讓家長不免憂心。

不看手機,還能做些什麼?

網路是時代趨勢,極端的作法是讓孩子完全不接觸網路,但孩子不論在生活或是學習上,不可能不使用網路,不可能完全禁止。資訊代替工具的使用,是大家要建立的議題,再來是合理的使用,提供可以使用的素材,與其批評抖音,倒不如看到這個機制具有的吸引力,就像2024大選時,各陣營能立刻拋出議題,創造話題;教育端可以提供有意義的內容,目前有被認證有教育功能或有啟發功能的並不多。李信謙的診間曾收治一名國三的學生,因白天嗜睡媽媽帶來就診,一開始以為是嗜睡症,一上課就開始睡。

離開診間後,讓孩子帶上偵測睡眠的腕錶,請孩子做睡眠記錄,一周後,睡眠記錄看來完整,大約十點進房睡,早上六點起床。但是仔細看腕錶記錄,明顯跟孩子撰寫的睡眠記錄不符,約1~2點才躺平,半夜2~3點有手部活動。

和孩子單獨談話時,孩子坦誠自己有2支手機和1個平板,睡覺時父母收走1支,房間還有1支手機跟平板,平板用來看劇,手機用來接訊息。由於面臨高中大考,睡前父母會把手機收走,他雖然不反抗先上床睡,但克制不了衝動,半夜會偷偷起來看手機。

放鬆訓練跟正面轉移,有助於放下手機

整個會談過程,這位國三生坐立難安,不時想看一下手機,表示同學會傳訊息來,等一下要去做些什麼,甚至說爸媽可能會call他,其實爸媽就在外面等,評估後轉介給心理師做認知行為治療。首先、找出合理的手機使用時間,協助他跟父母溝通,因為不可能完全不用,但也不能用那麼兇,親子間協議出可接受的時間;再來,協助他不看手機時,擔心錯失訊息焦慮的情緒,做一些呼吸訓練、放鬆訓練跟正面轉移,孩子學得很快,經過8到9次的心理治療,能順利把手機放下來。

整體效果不錯,但是遇到暑假待在家中的時間太長,開學後又「進廠維修」,處父母平時工作忙、缺乏玩伴的環境中,暑假不知不覺又放鬆了。重點在培養生活中其他的興趣與活動,當孩子不看手機時,還能做些什麼?國三生「進廠維修」後,行為又恢復正常,雖然可能復發,經過再次提醒,使用程度不像之前那麼誇張,孩子可以自己覺察,使用的時間誇不誇張。

另一名高一生,爸媽為了不讓他沈迷於網路,進房間直接拆掉電腦及無線網路,也註銷他的手機,親子關係很僵,孩子衝動起來會摔東西,甚至攻擊父母。爸爸曾因跟他搶鍵盤而受傷,家長也坦誠自己反應過度,明明已經拔掉電腦電源,當孩子一拿起鍵盤,爸爸覺得他又開始上網感到憤怒,父子發生肢體衝突。

先跟孩子討論情緒有沒有反應過大,高一生覺得都是別人惹他,後來也慢慢看見,在沒手機沒網路的狀況下,他沒辦法控制情緒。跟孩子討論使用一點藥物,但孩子藥物順從性很低,一陣子就中斷,狀況好好壞壞,追蹤到大學的時候才好一點。

教養的三個提醒

父母可以勸說跟引導孩子,但是沒辦法限制行為,勸說跟引導仍是被動的做法,有些父母想方設法幫孩子報名一些課程,但效果也有限,比較正向的做法是,想辦法創造除了網路以外的資源。

❶打造高品質的日常互動修復關係,比移除孩子的網路更重要:生活中,不妨刻意安排幾分鐘有溫度的談話,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就願意多幾分鐘和爸媽說話,也少幾分鐘在網路裡,同時把焦點放在「我看到你今天只上網2小時,比昨天的時間少」,讓孩子覺得「努力有被看見」,就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❷全家做些好玩有趣的事:全家一起活動,不是強迫性而是大家都喜歡的,就大大減少看手機或網路的機會,例如旅遊、露營、騎單車、玩桌遊等等。

❸協助孩子發掘興趣:手做或編織、繪畫、打球或溜冰、彈吉他或烏克麗麗,當孩子在現實世界中找到樂趣,自然而然減少上網時間,才能走出泥淖。

李信謙提醒,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喜歡彼此連結,需要父母的愛與同儕間的歸屬感,當有融洽的雙向連結,自然比單向性的聲光刺激來得更加滿足。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不只情緒低落!爆「5跡象」恐中憂鬱症:快檢視 頭痛、胃痛小心
·何時給孩子手機比較好?專家提「4大妙招」安心給 還能避免沉溺網路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