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來襲手腳冷吱吱!小心是腦中風警訊 醫曝危險因子

低溫來襲手腳冷吱吱!小心是腦中風警訊 醫曝危險因子

【NOW健康 楊芷晴/特別報導】氣溫驟降手腳冷吱吱,小心是腦中風前兆!天氣冷颼颼,血液循環也跟著變差,導致四肢末梢冰冷、痠麻。醫師提醒,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千萬別輕忽! 因為四肢末梢循環不良,也可能是腦中風的初期症狀。


出現這些情況恐中風前兆 把握黃金3小時的救援時間


永康姜林診所姜林文庭醫師指出,氣溫低會讓末梢血管收縮,減少血液流向手腳,若時常感到手腳冰冷或痠麻,很可能已有血液循環不良的問題。血液循環不良不僅會出現在身體四肢末端,也會出現在腦部、心臟、肝腎等重大器官的微循環中,若長期處於微細血管堵塞情況下,嚴重恐導致血管阻塞或突發中風。


腦中風可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和出血性腦中風,常見的缺血性腦中風約7到8成占多數,因循環阻塞導致腦細胞缺血,常見成因是三高如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長期控制不佳,導致血管壁容易出現粥狀動脈硬化或產生斑塊,一旦血管不暢通就會狹窄和阻塞,造成缺血性中風。


至於出血性腦中風則約占2成,是因為腦血管破裂產生血塊,壓迫到腦部影響供血,最常見是長期高血壓控制不穩定,導致腦血管壁變性以致破裂;少數則因動脈瘤破裂引起。


姜林文庭醫師表示,若出現眩暈、嘔吐、頭痛,單側肢體無力、痠麻,嘴歪眼斜,口齒不清,吞嚥困難、流口水,步態不穩等症狀,往往都是中風前兆,應把握黃金3小時的救援時間,盡速就醫,進一步檢查和治療。若是阻塞型中風,醫院會在中風後3小時內評估使用血栓溶解劑或緊急取栓處理,能減少中風的後遺症。


腦中風危險因子有哪些? 三高控制不佳、血液循環不良最常見


姜林文庭醫師強調,三高控制不佳,長期造成血管壁慢性發炎反應,血管便容易硬化、形成斑塊,血液循環不良之下,供應腦部血流就會不理想,當血管壁持續囤積、增厚,最後就可能造成腦中風。


不僅如此,血液循環不良連帶血壓也容易不穩定,進而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建議每天早上起床後、睡前定期測量血壓,控制在130mmHg/80mmHg以內,若逾140mmHg/90mmHg,應服藥治療為宜。


除了三高必須穩定控制,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停經期後隨著年紀增長,血管硬化風險也會提高;有中風家族病史,長期吸菸,肥胖,或常見年長者因心房顫動、心律不整等因素,都可能增加中風發生的機率,應多留意。


銀杏葉萃取物具有活血作用 專家建議選擇大品牌更安心


來藥局游純宜藥師表示,有些民眾因為天冷手腳冰冷或發麻,擔心會有罹患腦中風的可能,前來諮詢保健方法,市面上打通血路成分像是魚油、銀杏、精胺酸和Q10等,而紅麴、納豆則能幫助清除血脂,但不建議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的民眾補充紅麴產品,避免引起橫紋肌溶解症等副作用。


臨床證據顯示銀杏葉萃取物,有助於幫助血管擴張、增加血流,對於改善末梢血循有很好的成效。游純宜藥師指出,坊間銀杏葉產品多元,但原料來源、有無認證和成效如何,難免參差不齊,所以對於民眾諮詢,會依據大品牌、產品是否有國際實證及效果來給予建議。


一般來說,銀杏葉產品單價不便宜,但一分錢一分貨,其中循利寧知名度高,專利萃取技術不同,純度、濃度和萃取來源較值得信賴,品質有保障之下,服用也更安心。


游純宜藥師說明,循利寧為銀杏葉萃取物,其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類黃酮和萜類,類黃酮主要功效是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保護腦神經,增加血液流通性,並改善末梢血流;萜類主要是抑制血小板凝結,降低血栓形成,能促進血液循環。

 


低溫來襲手腳冷吱吱!小心是腦中風警訊 醫曝危險因子

▲游純宜藥師表示,銀杏葉產品單價不便宜,但一分錢一分貨,其中循利寧知名度高,專利萃取技術不同,純度、濃度和萃取來源較值得信賴。(圖/游純宜藥師提供)


然而,由於銀杏葉萃取物具有活血作用,游純宜藥師強調,如果正在服用類固醇止痛藥或抗凝血藥劑、阿斯匹靈等,以及服用抗癲癇藥物,因藥性機轉不同,需經過醫師或藥師評估是否能服用或應錯開。另外,若手術前後應暫停服用,避免增加出血風險。


高血壓是腦中風不定時炸彈! 醫師提供預防腦中風指引


游純宜藥師提到,有1位年約80歲阿嬤,因為下肢痠麻,影響日常行走和生活作息,看過醫師服用銀杏成分的處方藥物及其他保健品,但感覺效果有限,於是建議阿嬤改試試服用萃取方式、濃度和純度不同的循利寧,服用10天後,明顯感覺症狀改善,並持續保養中。


還有2位民眾分別是40歲和60多歲,罹患耳中風,導致聽力下降,經建議服用循利寧,幫助神經修復、末梢循環暢通,也對聽力改善有幫助。除此之外,游純宜藥師呼籲,若有中風家族病史應特別留意,她分享曾遇過1位20多歲年輕人收縮壓一量超過190mmHg以上,因為沒感覺而不自知,經過衛教宣導可能是引發中風的不定時炸彈,才有所警覺。


預防腦中風發生,姜林文庭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飲食應少糖、少澱粉,水果攝取量也應限制1拳頭大或1小碗以內;高血壓患者飲食少鹽,避免鹽分把水分帶到血管壁裡,造成血管壓力變大;高血脂則須減少高油飲食;戒菸、多運動,幫助增加血管彈性度。另外,早晚溫差大時,出外應注重頭頸部保暖,洗澡完也應盡速著衣,勿熱冷交替泡澡。


# 首圖來源/姜林文庭醫師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枇杷膏有2種!食品、藥品功效大不同 藥師教你1秒辨別
▸春天常見感冒、腸胃問題多! 中醫師教你3招簡易養生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