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得吃油,如何辨明油品是否變質?發現這5點,就別再用了
評斷油品好壞的重要指標就是酸價。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說,油品重複使用或酸敗時,其中的三酸甘油酯會水解成游離脂肪酸及甘油,游離脂肪酸容易讓油氧化,形成自由基,不利油脂儲存和人體健康。當游離脂肪酸含量高,代表油品的「年紀」越高,越不新鮮;除了油品的酸價,重金屬(砷、鉛、汞、銅、錫、鉻)、黃麴毒素、苯駢芘(benzo(a)pyrene)的含量,也都是可用來辦明油質的重要檢驗項目。
在烹調過程中,若發現油品顏色變深,容易發煙、冒泡,油品變得很濃稠,聞起來有油耗味,會刺激鼻子,而且吃了可能會拉肚子或造成過敏,這就是油品已經變質、酸敗、裂解再聚合的表徵,吃到這樣的「壞油」,還可能有致癌症的風險。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女性每週至少吃2次核桃,罹患糖尿病風險降低24%,但要減少1食物的攝取
·堅果吃太多就是在囤油! 一天超過「這量」傷心、傷血管...還會愈來愈胖
- 記者:常春月刊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