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人生要注意什麼?廣告女王莊淑芬揭密技:主動就會帶來好結果
斜槓人生,不是只有一個答案
兼職與斜槓的分別在哪裡?在這個追求多樣人生的時代中,不分世代,人人都可以開展你的意外新人生!週間早上,稍帶稚氣面容的黃子紘看著我走進會議室,反射動作地站起來,順勢小鞠躬。資深的我沒料到這位唸研究所、英文名字叫 John 的實習生來這一招,心想現代年輕男孩很少行禮如儀,急忙揮手示意,請他卡緊坐下。
「今天我想談的主題是斜槓,可以嗎?」 正襟危坐的 John 開口第一句話說。「當然可以,很好啊。我們也很好奇。」 負責企業公關的 CP 和我接著說。
這是一位徹頭徹尾、勇於闖蕩江湖的斜槓少年! 家境優渥的 John,畢業於台北的康橋國際學校,因為興趣之故,遠至西雅圖大學唸攝影。畢業後回台灣,目前透過線上課程,就讀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管理研究所。善於時間管理的他,不上課時,也抽空前來「共想聯盟」從做中學。
別看他年紀輕輕,大一大二就懂得擴大舒適圈和外界打交道。當時因為閱讀一本英文時尚文化雜誌《The New Order》,驚為天人的他,主動寫電郵給住在日本的紐西蘭籍總編輯,希望藉由學校交換學生的機會,飛往日本和總編大人面談,並謀求這本在英國印刷雜誌的編輯實習工作。
主動積極就會帶來好結果
我追問:「你從小就這麼主動積極嗎?」少年答:「主動reach out,確實因為個性。到國外之後,更明白主動的重要性,不然沒有人會理你。只要敢問都是好事;我認為講清楚原因,主動聯絡,誠心誠意就會帶來好結果。」老成穩重的口氣,彷彿傳遞一種堅定不拔的生活信仰 ,說服力十足。頓時之間,兩位資深聽眾不禁點頭稱是!
總結來說,求學生涯中,John以攝影專長為核心,結合文字功力, 圖文並茂地刻劃周遭的人文文化。在John的心目中,攝影是再好不過的媒介,置身鏡頭之後,捕捉眼裡的當下,化片刻為永恆。
一趟出國留學,讓他揭開斜槓人生的精彩序幕。套句他的說法——斜槓是趨勢,沒有跟上潮流的話,怪怪的。朋友之中,目前有成為網紅的,也有自認為斜槓多樣性工作,不僅有益於切換腦袋,也能產生舒壓效應;當然也有人單純為養活自己,非斜槓不可。
說著說著,冷不防,斜槓少年提問:「究竟我的未來應該謹守匠人精神,找尋擴散的機會?或延續現代的斜槓多工方式?或找一個Project Management的工作?」「我們今天主要聽你說,怎麼反問我們了?」聽眾輕笑,以問制問。
基於互動善意,我的建議大致如下:「John年輕,可以多嘗試,不急於決定未來,也不需從中選一。此外,考量自己的核心價值,以此謀生時,哪一種最具競爭優勢,也最具持久性?既然進修了管理課程,加上過往經驗,整合能力很強,在不同領域都可妥善應用,這是歷久不衰的軟實力。」
斜槓:工作與生活的新平衡
話說源頭,斜槓一詞來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2007 年出版的英文書:《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success》。代表橫向發展的「Slasher」 斜槓人生一炮而紅,也受到全球年輕族群的爭相追捧。
特別是千禧與Z世代深感重獲自由,這種保持工作與生活的新平衡,似乎終止他們不為人知的漂泊無定,找到可能的生命出口。當我們提及斜槓和兼職是否同一件事時,John 搖頭如搗蒜。兼職不等於斜槓,後者必須是具備不可取代的核心價值。例如工程師兼外送,人人都可取代外送,所以不算斜槓。
話說踏入廣告界不久,我擔任一家名為台灣廣告公司的基層業務。工作行有餘力之外,想多學一點,於是除了本職,主動橫向發展——擔任英文醫藥說明書的中文翻譯,協助創意尋找外籍模特兒。
這不打緊, 從小崇拜當記者也嚮往作家的我, 獲得當年國際部直屬主管黃昌次先生的同意,應徵了某日報的娛樂版寫手,居然被知名的大主編陳啟家先生錄用,通知我可以寫稿投件。雀躍不已之下,立即務實地思索怎麼進入電視台,實現從小嚮往的「記者夢」?套句現代詞彙,成為一名非典型的市民記者!
反應迅速的小AE,乾脆把握公司為客戶策劃執行電視節目的機會,請主管幫忙,拗來一張製作單位工作人員證件。向來識相也略諳時間管理的我,主動承諾主管絕對不耽誤正職,每週固定時段,大膽走進台北市八德路的台視公司,在攝影棚看到知名人物或打扮濃豔的明星或歌星等,不管三七二十一,逮到機會遞上名片,只要不被拒絕,就馬上約好訪問時間,然後就動筆寫了。
和斜槓少年對拍照的說法一樣,我看著每次文稿變成密密麻麻的報紙內容,「哇,亂有成就感的!」大概至少有2年時光,留存很厚一大疊的剪報。可惜當時沒有數位化能耐,經過幾次搬家就丟失了。當然,寫作也有薄酬,增進荷包收入。
年輕歲月臉皮超厚、自不量力訪問過為數不少的節目主持人、流行歌星、演藝人員,知名導播與當紅的時裝模特兒等,記憶中包括鼎鼎大名的張小燕、崔苔菁、鳳飛飛等,以及知名節目製作人和導播等。坦白說,當時電視台導播的知性訪問令我學習最多,後來也因此結緣,延伸日後為客戶策劃電視節目的合作機會,誠屬外一章的紀錄。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記者得寸進尺,寫得不過癮,大剌剌批評當紅的電視節目,批判性文章登場後,沒想到報社卻收到讀者寄給作者的黃色冥紙,警告示意。主編大人用心良苦,特地接見,提醒當時民風保守,無法接受批判性文章。他讓我的文章刊登,主要是種嘗試,期待斜槓作者不要受挫,繼續努力。
一番勸導冒進年輕人的勵志之言,讓我由衷感念在心。攤開時間軸,備感幸運的我,從來不缺前輩適時適地的包容提攜,碰到迷惘不解或試圖顛覆傳統時,只要開口詢問,總能獲得上司們建設性看法,或善意警示。他們心胸寬大包容部屬,無形中影響我為人主管後,覺得有為者亦若是。
現在看來,年少輕狂的自我橫向摸索,是賺錢是歷練是兼職是斜槓,以上皆是,卻也無關緊要。究竟商界從來不存在無法被取代的人!但是,在我認知中,你自認的核心價值,永遠屬於你,沒人動得了。
就像年輕的John所說:「人生不是只有一個答案!」繼續抬頭看世界,任何世代都可放膽放心放手,縱覽更多景點,尋找更多答案,我們一起共勉!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 記者:專案管理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