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癌症基金會攜手衛教大使佩甄呼籲「測一下肺怎樣」!三步驟精準打擊三冠癌王 助降低復發風險 提升肺癌存活率

在台灣,肺癌是十大癌症中「發生人數最多、晚期確診比例最高、死亡率最高」的三冠癌王,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為呼籲全民正視肺癌的威脅,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國民好媳婦佩甄擔任肺癌衛教大使,鼓勵民眾一起加入「測一下肺怎樣」行動,提醒高風險族群定期接受篩檢、及早揪出肺癌,早期治療增加治癒機會!

非吸菸者、女性的隱形危機?掌握肺癌六大危險因子 測一下「肺」怎麼樣!

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張基晟醫師指出,第1A期肺癌五年存活率高達8成,但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多達半數患者診斷時已是晚期,五年存活率驟降剩不到1成。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提高肺癌存活率的關鍵。造成肺癌的原因很多,包括:(1)菸害、(2) 空氣汙染、(3) 職場或居家環境暴露、(4) 肺部相關疾病史、(5) 肺癌家族病史、(6) 炒菜油煙…等。甚至近年有越來越多非吸菸者被診斷出肺癌,也許空氣汙染、肺癌家族病史、環境暴露等危險因子亦不可輕忽。目前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是經國際實證能有效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為宣導肺癌篩檢與精準治療的重要性,台灣癌症基金會發起「測一下肺怎樣」行動,三個關鍵步驟精準打擊癌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可有效降低復發風險,提升存活率:

一、肺癌篩檢,定期追蹤,早期發現不肺力

二、基因檢測,揪出突變基因,肺更安心

三、精準治療,瞄準突變基因,對症下藥

LDCT肺癌篩檢 高風險族群定期追蹤 早期發現不肺力

國健署已推行LDCT肺癌篩檢,補助具有肺癌家族史或重度吸菸者,每兩年一次定期檢查。張基晟醫師提醒,除了具補助資格的高風險族群外,也建議有早發肺癌家族史民眾若自身經濟許可,可提早將LDCT列入定期健檢項目。

EGFR突變復發轉移風險高!基因檢測揪出突變基因肺更安心

台灣的肺腺癌病人約55-60%帶有EGFR基因突變,病人群體占最大宗。尚可進行手術切除腫瘤的肺癌,主要是指第1、2、3A期病人。可手術切除腫瘤是治療肺癌首選處置,目標是將腫瘤完全切除。EGFR基因突變是導致病情復發及腦部遠端轉移的重要風險因子之一,臨床經驗患者若有EGFR基因突變,惡化、轉移的速度比沒有基因突變的患者還要來得快!因此,若術後確診為1B, 2, 3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首先建議患者要先進行EGFR、ALK基因及PD-L1表現量檢測,以利醫師根據檢測結果制訂後續精準治療方案。

早期肺癌術後EGFR標靶輔助治療 降低7成復發、腦轉移風險

據統計,約50%的第1-2期患者和75%的第3期患者在術後5年内復發,5年復發率第1B期:45%、第2期:62%、第3期:76%。因此手術後會建議加輔助性治療以降低復發風險。然而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病人對於術後只接受輔助性化療,有其一定限度的幫助,張基晟醫師說明,根據臨床研究數據,EGFR基因突變的病人術後接受第三代標靶輔助治療具有顯著療效,可降低73%疾病復發風險及76%腦轉移風險,延緩疾病進展。

術後輔助化療看似正常但癌症指數居高不下?第三代標靶藥物助降復發轉移風險

張基晟醫師指出,過往臨床案例曾遇到一名第三期肺腺癌女性病人,在術後接受輔助性化療,看似已經恢復,不過癌症指數仍然居高不下。由於基因檢測為EGFR基因突變,有較高機率的復發轉移風險,判斷可能體內的癌細胞有微轉移,在使用第三代標靶輔助治療後,癌症指數下降至正常數值。以往檢測為EGFR基因突變的第二、三期病人都很快會面臨癌細胞轉移的狀況,這位病人在標靶輔助治療後不但癌症指數下降,也降低了後續的復發轉移風險。張基晟醫師也表示,目前健保擴大了第三代標靶藥物於晚期肺癌第一線健保的給付範圍,適用對象已從第4期擴及到第3B期,期望未來手術切除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也能逐步與國際接軌,讓更多病友受惠;此外,張基晟醫師與其合作團隊也持續在進行肺癌風險預測模型的研究,以期讓國人對於肺癌高風險族群的概念能夠更明確。


圖/衛教大使佩甄籲測一下肺怎樣 三步驟肺更好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