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案後再驗米溼製品 台北市公布這一家「蘿蔔糕」違規


寶林案後再驗米溼製品 台北市公布這一家「蘿蔔糕」違規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今年3月底才爆發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迄今釀成5死,禍首就是邦克列酸(原稱米酵菌酸),而寶林案後,台北市衛生局今(7)日公布最新一波針對米苔目、米粉、糕粿類產品的米溼製品抽驗結果,發現1件「田中湯圓」販售的「蘿蔔糕」檢出防腐劑不符規定。


台北市衛生局這一次共抽驗30件米溼製品,包含10件米苔目、8件米粉、5件粄條、5件糕粿糬類製品、2件炊粉,檢驗防腐劑及過氧化氫,米粉、炊粉及米苔目加驗丙酸。


其中1件在松山區「田中湯圓」抽驗到「蘿蔔糕」檢出防腐劑苯甲酸2.9 g/kg,超過標準的 1 g/kg,不符規定,來源廠商為富華素食行。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林冠蓁說,追查後因富華素食行無法交代來源,衛生局將依食安法第47條處分販售業者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現行法規「苯甲酸」為可合法使用的防腐劑,依據食藥署公告「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規定,苯甲酸可使用於「糕餅」產品(如傳統市場販售之年糕、蘿蔔糕等),其用量為1 g/kg以下,但不得使用於「其餘米溼製品」,如米粉、米苔目、粄條等因屬國人主食,故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劑。苯甲酸進入人體後,可從尿中排出。


林冠蓁說,台北市先前已經針對市售15件米溼製品進行邦克列酸的檢驗,皆未驗出,而這一波也只有這1件「蘿蔔糕」檢出防腐劑不符規定,針對國人關心的邦克列酸的部分,衛生局會持續做監測。


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購買米溼製品時應多花一點時間注意產品是否冷藏販售、包裝是否完整、顏色及氣味是否有異常等,以確保產品的衛生與安全,建議消費者可選用有包裝且標示完整之產品,烹調時將鍋蓋打開使其揮發,以減少防腐劑的殘留量。由於米溼製品屬高水活性產品,常溫下極易使微生物繁殖,故經生產後,於批發、零售或供麵(店)攤使用時,皆應儘可能冷藏保存於7℃以下,並採「先進先出」原則,以維持產品的新鮮與品質。


照片來源: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M痘沒少!今年北中南東照爆10例 有人約砲外國網友「一夜就中」


菸商要求速審加熱菸 全台170反菸團體齊發聲:美國審查就花4年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