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部落「蝸牛小米粽」釀3死 金蘭醬油家族39年前誤信「可補身」…生吞大蝸牛險滅門
[周刊王CTWANT] 台東縣金峰鄉部落今(18)日凌晨傳出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多人食用包有蝸牛的小米粽後,出現抽搐、呼吸衰竭等症狀,目前已造成至少12人中毒,其中3人不治身亡。不過,早在39年前,台灣也曾發生過類似案例,金蘭醬油第二代鍾秋桂一家人,誤信生吃蝸牛可補身,結果5人卻感染寄生蟲喪命,只有當時人在國外的小兒子倖存。
據了解,金蘭醬油第二代鍾秋桂誤以為生吃非洲大蝸牛能補身,便在自家飼養非洲大蝸牛。1985年6月27日,一家5人生食非洲大蝸牛後,感染廣東住血線蟲,而鍾秋桂夫婦、母親鍾林腰、長子鍾德富不幸身亡,次子鍾德尚則在臥床10多年後去世,只有當時人在國外的小兒子鍾德亨存活。
衛福部疾管署曾在官網衛教,廣東住血線蟲感染人類的主要途徑,是經由食用未煮熟、受汙染、寄生之福壽螺,或是蝸牛、蛞蝓、受到幼蟲污染的水或生菜(沾染受感染蝸牛之黏液)等所致,潛伏期約2至3天,最長可達47天。
疾管署說明,該寄生蟲常侵入腦部、脊髓等神經組織,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患者多半出現腦膜炎,以急性劇烈的頭痛最常見,也可能出現發燒、噁心、嘔吐、頸部疼痛、僵硬等症狀,感染的寄生蟲數量較多時,可能危及生命。
而台灣早年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廣東住血線蟲主要的感染源是食用沒煮熟的非洲大蝸牛,大部分感染者為孩童,但近十年來的散發病例報告,以外籍勞工食用未煮熟的螺類造成感染最為常見。
疾管署也提醒,民眾請勿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螺類、蝸牛等,處理時也應戴手套、洗淨雙手,將砧板清洗乾淨,生食蔬菜、水果前亦務必徹底將其清洗乾淨,才可降低感染的風險。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