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小心腦中風,半年內5成失能!台大醫揭後遺症:恐成「小叮噹手」

入冬小心腦中風,許多中風患者生活無法自理,還要當心中風後肢體痙攣造成失能。鍾先生在33歲時,體重達133公斤,某日上班途中出現嚴重頭暈症狀,說話、走路嘴巴歪斜,左半身中風失去知覺,緊急送醫後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無法自己翻身、上下床,爸媽、妹妹輪流照顧他,讓家人工作、照護兩頭燒。

所幸,經醫療團隊安排,一週6天的密集復健訓練下,3個月後鍾先生已能自行拄著拐杖出院,獨立搭公車回診復健,後續也成功重返職場。然而,中風後引發的肢體痙攣導致左手無法伸直,讓他自嘲是「單手超人」,只能靠右手處理生活事務。直到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並搭配規律復健下,左手已經能拿起水杯、輔助右手工作。



中風後肢體痙攣為失能主因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連立明表示,根據台灣中風登錄資料,患者中風後1個月內失能比例為61.2%,半年內失能比率達51.72%。其中造成中風後失能的最大主因就是「肢體痙攣」,不僅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照護者的工作和生活也受到明顯影響。

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理事長周中興表示,每年台灣至少新增3萬名中風患者,患者中風後有9成會出現肢體痙攣相關症狀,但實際上卻只有約6成8患者確診,這是由於肢體痙攣並非在中風後馬上出現,而是1個月到半年之間都有可能發生,且發生時間、嚴重程度及對患者的生活功能影響程度不一。

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公布最新「腦中風患者與照護者生活大調查」回收345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僅3成7患者在中風後可自行進食,2成5能自行洗澡及更衣,生活大小事都需依賴家屬或照護者協助;同時,有6成照護者工作、身心及生涯規劃受影響,造成「一人中風,全家發瘋」的負擔極重。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蔡欣熹表示,中風患者失能比例高,有4成患者會在中風後6個月內出現肢體痙攣,是導致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風後肢體痙攣最常見的部位包括:

  • 手肘彎曲
  • 手腕緊繃
  • 腳踝
  • 肩膀內收

蔡欣熹說明,當腦細胞壞死時,運動神經的興奮和抑制失衡,會出現肩膀內收、手肘屈曲等情況,常見拳頭緊握的姿勢猶如「小叮噹手」,通常中風時間拉長,發生肢體痙攣的比例會升高,但其中僅不到4成患者持續復健超過半年。



中風後1年內為復健關鍵期

蔡欣熹說:「中風後6個月至1年是治療關鍵期,這段期間內運動能力恢復最快,建議患者盡快實行高強度的密集復健。」但患者及照護者常誤以為在復健過程中,所產生的肢體疼痛、緊繃症狀是痙攣加重情形,進而降低持續復健的意願,事實上,停止復健可能造成永久性關節攣縮,形成永久失能。

蔡欣熹提醒,規律復健運動至關重要,完整的復健計畫及藥物治療應並行,目前已有口服肌肉鬆弛劑等抗痙攣藥物,若治療效果不佳,也可選擇近年新興的肉毒桿菌素治療,能抑制神經傳導物質釋放,達到抑制肌肉收縮的效果。



肉毒桿菌治療有條件給付

蔡欣熹解釋,醫師會評估患者各部位張力及關節活動度,調整所需的肉毒桿菌劑量,每3~4個月局部注射1次,可對張力過大的上下肢肌肉達到放鬆效果、避免攣縮,且沒有全身性的副作用,待肌肉張力減緩後,再搭配積極復健訓練,有助於減緩疼痛、改善痙攣和增加行動能力,也能較恢復正常肢體外觀。

蔡欣熹補充,肉毒桿菌治療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治療約3週就有肌肉鬆弛效果;若中風後初期肌肉張力太大,也可考慮自費使用。肉毒桿菌治療也成為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腦中風學會之「腦中風後痙攣治療指引」建議的優先治療方式。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