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副總統勉勵工程界 運用AI進行跨域結合

中國工程師學會暨各專門工程學會113年聯合年會今天舉行,副總統蕭美琴致詞表示,近日全球都在看台灣的人工智慧(AI),AI有跨領域應用,未來台灣工程界也能結合AI和科技生產面向,進行跨域結合。

本次年會由統包工程集團中鼎工程董事長楊宗興擔任主委,因應近年全球數位及綠色轉型趨勢,攜手工程業邁向智慧永續,今年年會以「工程領航、智造永續」為主題,呼應總統賴清德「前瞻未來、智慧永續」政策目標,推動台灣成「人工智慧之島」、落實「2050淨零轉型」。

蕭副總統表示,今年中工會年會主題,與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前瞻未來、智慧永續」不謀而和,這是世界趨勢。台灣要達到2050年淨零轉型目標,也要擴大對國際的責任,並提升公共建設以符合世界級標準,讓台灣可持續站在世界浪頭上。

蕭副總統指出,這幾天全世界都在看台灣AI產業,AI有許多跨領域應用,未來工程界也會結合台灣引以為傲的AI,以及科技生產面向,進而結合許多公共建設和水資源應用、交通安全建設等。

她說,全世界之前面對疫情挑戰,許多供應鏈中斷,但仍看到重大公共建設如期完成,克服萬難,達到世界級標準,都是許多工程師背後的付出。

交通部部長李孟諺致詞指出,台灣近年在工程領域有顯著成果,例如前兩年完成的南迴快速道路,蘇花改也已經完成,蘇花安已經通過,明年可以辦理發包;近期施工中的淡江大橋,是跨距最長的斜張橋,完成後將成為台灣地標。

他說,過去大家認為台灣工程界好像只打國內賽,亞洲如韓、日大營造廠在世界攻城略地;但這幾年像中鼎就有很多海外輸出,還有整廠、科技廠房輸出;台灣ETC也創造成功經驗,現在泰國也採用台灣ETC技術。

他指出,科技廠房興建速度可說世界最快,很多營造廠和工程師對科技廠的建設很有心得,這次在日本熊本建廠,也讓日本人驚艷。

他說,台灣工程界規模較小,但走精緻化路線,仍有許多世界刮目相看的傲人成績;節能減碳是新潮流,工程領域應加以因應。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