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放血解熱,還能緩解酸痛疲勞、促進傷口癒合,但有7族群較不適合


拔罐,放血解熱,還能緩解酸痛疲勞、促進傷口癒合,但有7族群較不適合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在民俗療法中,拔罐也是常見的放血解熱的治療之一。中醫認為拔罐是透過負壓吸引、牽拉擠壓肌肉、刺激經絡穴位等作用,來達到通行氣血、疏通經絡的效果。因此,當人體受到外邪刺激使得體內五臟六腑經絡氣血功能紊亂時,就會考慮使用拔罐來治療。

中醫師陳建宏表示,拔罐有緩解酸痛疲勞、促進傷口癒合、調整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調整內臟機能等作用,對有上火症狀的人,也可適度紓緩、改善不適。不過,卻有一些禁忌,日前就有媒體報導,有民眾接受拔罐之後,皮膚出現瘀血甚至水泡的現象,除了可能是拔罐次數過多,或者走罐時力道太強,都可能造成發炎。這與個人體質、與承受度有關,通常若在正統中醫診所內進行,會依照個人的體質進行,也會等瘀血消失過後再進行第2次拔罐。但現在民眾以可輕易買到拔罐的器材,在家裡自行進行,使用上就要特別小心。

◎拔罐QA

1.拔罐要拔哪裡?
拔罐的位置,通常以肉多的部位為主,一般是在後背或者腿部,如果是身體前部位等皮肉比較薄的地方時,拔罐時間就不宜過長,最好還是要遵循醫囑後進行較佳。

2.拔罐時間要多久?

一般拔罐的時間為5~10分鐘左右,時間太久可能會對皮膚或肌肉造成傷害,如果罐中的空氣抽出太多,就容易在皮膚上留下疤痕,或有起水泡的情形。通常一次拔罐後,約3~5天就可以把瘀血代謝,也有少數人需要1週的時間來代謝,但如果超過這個期間,最好回診進一步檢查。

3哪些人不能拔罐?
拔罐要避免心臟區域或腋下、鼠蹊部等血管、淋巴密集處,且療程也不宜過長,在拔罐後通常會在局部抹上消炎藥膏,以預防感染,同時要注意多補充溫水。對於一些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有血友病、孕婦、高熱痙攣、老年人或幼童、皮膚易過敏發癌者,則不建議進行拔罐。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痠痛貼布「這樣用」恐起水泡、燒燙傷! 醫告戒:洗澡後也別急著立即貼上
·刮痧消火降暑氣!1張圖看懂「痧色代表的意義」 看你的病有多嚴重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