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長息肉就是癌症?大腸息肉一定要切除?醫:「這1種」一定要切

「大腸息肉」是指生長在大腸壁中突起的細胞腫塊,大腸息肉的種類很多,而且有的息肉將來可能會變成大腸癌⋯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於《腸活必修課》一書中,針對大腸生理結構、大腸息肉、大腸癌症病史⋯等,分享大腸癌的發生及防治,幫助讀者遠離大腸癌。以下為原書摘文:

息肉有哪幾種?

其實息肉這個名稱,泛稱人體體表或體內凸起的病灶。皮膚、胃、膽囊、子宮裡也會有,但是彼此不相干,因性質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因此,只要大腸裡頭發現凸起物,都可以稱為息肉,但並非所有的息肉都跟大腸直腸癌有關。



臨床上,有可能轉變為癌症的,其實是腺瘤性息肉。所以當你接受完大腸鏡檢後,一定要問清楚到底有沒有息肉?有的話,是何種息肉?這樣一來,你才能獲知比較完整的資訊。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息肉:

  • 腺瘤性息肉:一般來說,指的是會逐漸長大並轉變為大腸癌的息肉,不過真的風險比較高的是進行性腺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分類,指的是有較高風險轉變為癌症的腺瘤,也就是那些1公分以上、病理化驗後有絨毛成分、高度細胞異型變化 的腺瘤。
  • 鋸齒狀腺瘤:世界衛生組織 在2010年正式將鋸齒狀病灶 列為單獨類別,其中,平坦鋸齒狀腺瘤 與傳統鋸齒狀 腺瘤 具癌化風險,必須在施行大腸鏡時予以切除。
  • 增生性息肉:這種常見於直腸或乙狀結腸的成群微小息肉非常常見,但是,癌變的風險非常低。50歲以上成人中,將近一半的人會有這種息肉,越年長越多,抽菸者也會比較多。因為這種息肉風險極低,臨床上不會去切除或摘除,檢查後被醫師告知不需要處理的息肉就屬於這類。如果在檢查中發現這種病灶,切勿恐慌,也不需要常常為此追蹤。
  • 發炎性息肉:這類息肉有時候看起來紅紅的,樣子很嚇人,常被誤以為是已經癌變的腺瘤性息肉。其實它不太會進展為癌,但是由於血管豐富,偶爾會發生出血,所以有時候醫師還是會把它切掉。這種息肉常見於50歲以下、尚未到大腸癌篩檢年齡的年輕族群。
  • 青年性 息肉:這種息肉多半發生在較年輕的族群,鮮少會癌變,但是跟發炎性息肉一樣,有時候也會出血,所以醫師也會把它切掉。


哪些息肉要割除?

並非所有息肉都必須切除,一般而言,腺瘤性息肉是一定要切除的,至於其他息肉是否要切除,就看醫師的診斷能力與臨場判斷。在某些狀況下,部份非腫瘤性息肉在內視鏡下看起來像腫瘤性息肉,為了不遺留腫瘤性病灶在腸子裡面,醫生會先把息肉切除,留待病理化驗出爐再進行最後診斷。



息肉的大小與數目重要嗎?

腺瘤性息肉的大小與數目,與未來再長出類似病灶 ,甚至癌的風險息息相關,它同時也是大腸鏡檢後進行風險分級非常重要的資訊。

在單次大腸鏡發現超過3顆以上的腺瘤性息肉,或是不論顆數,但有一個進行性腺瘤的人,未來數年內再長出腺瘤性息肉的風險,會遠高於只有1、2顆小腺瘤,或完全沒有任何腺瘤性息肉的人,因此必須規律追蹤。



如於預防長息肉?

坊間有非常多的營養食品或健檢診所廣告,反覆強調息肉的可怕,甚至連上述那些非腫瘤性的息肉也來魚目混珠,造成人心惶惶。

目前,除了少部份關於阿斯匹靈可能有效的研究外,尚無藥物或食品被證實可抑制腺瘤性息肉復發 ,現今國內外主要專科學會也未建議在大腸鏡檢腺瘤性息肉切除後,服用任何食品或藥物。不過,體重過重或血糖血脂肪控制不良的人,若能針對這些危險因子下點工夫,並且多多運動,可以有效降低腺瘤性息肉復發 的風險。

有些醫療院所把「有腺瘤」或甚至「有息肉」 當議題炒作,並建議每年都要做大腸鏡追蹤,以免得到大腸癌,其實完全沒有必要。花錢 事小,麻煩的是,可能會因此冒上不必要的風險 。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