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寧腿症候群」晚上睡覺腳宛如有毛毛蟲爬行 如何診斷、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50歲陳小姐近來晚上都睡不好,總覺得雙腳裡面麻麻癢癢的很不舒服,彷彿腿中有毛毛蟲在爬行一樣,有想要移動雙腿的衝動。白天上班時陳小姐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到了晚上就寢時才出現不舒服,由於活動後症狀能夠減輕,她只好一整晚下床走路。臺中榮總傳統醫學部醫師陳明墾表示,陳小姐很可能就是不寧腿症候群的受害者。



什麼是不寧腿症候群? 有哪些致病因素?如何診斷?



不寧腿症候群(RLS)又名為Willis-Ekbom disease(WED),陳明墾醫師表示,它是一種中樞或周邊的神經系統病變,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原發性多與基因遺傳相關,而繼發性則與妊娠、葉酸缺乏、缺鐵性貧血、末期腎病等生理或病理因素相關。



不過,不寧腿症候群的病生理機轉仍尚未完全清楚,陳明墾醫師表示,目前普遍認為是因為腦內多巴胺(Dopamine)系統不穩定,進而造成感覺傳導異常,此症候群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而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會因此上升,文獻指出,臺灣地區的盛行率約為1.57%。



而不寧腿症候群的診斷主要是依據國際不寧腿症候群研究會(IRLSSG)於 2012 年修訂的診斷標準。陳明墾醫師提到,不寧腿症候群必須符合以下所有標準:



  • 腿部有難以抑制的衝動想移動,伴隨不舒服感覺

  • 症狀於休息時,如看電視、躺床、準備入睡時加重

  • 肢體活動後,如走動、踢腿,症狀可獲得緩解

  • 症狀在晚上比白天嚴重

  • 以上症狀並非由於其他的疾病或醫療行為所造成


  • 不寧腿症候群中西醫怎治療? 日常生活哪些需注意?



    目前,不寧腿症候群的治療方法為睡前給予多巴胺致效劑,陳明墾醫師表示,雖然它效果不錯,但最重要的還是盡可能找出原因,如檢驗血中鐵離子濃度、攜鐵蛋白、葉酸、維生素B12等是否缺乏,再給予相應的補充,另外也須注意是否為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導致(如:鈣離子阻斷劑、抗組織胺、抗憂鬱劑等)。



    而中醫觀點則是認為,此病有內、外兩層病因,陳明墾醫師說明,在外多由風、寒、濕邪侵犯,邪客經脈,引起氣血不暢,導致肌肉筋脈失養;在內則多由於心、肝、脾、腎等臟腑不足,造成氣血不足,也會導致肌肉筋脈失養,導致相關症狀出現;臨床上內外原因也可互相影響,以虛實夾雜的形式呈現。



    陳明墾醫師提到,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寒濕痺阻是常見的中醫證型,在中醫師精準的辨證分析之後,可透過中藥、針灸、理筋手法,給予患者最適當的治療,使得肌肉筋脈有所養,不寧腿之症狀得以緩解。



    而除了治療之外,陳明墾醫師提醒,不寧腿症侯群的患者也可以從以下5點生活作息調整著手:



  • 冬天注意保暖,避免過度潮濕的環境。

  • 替生活減壓,維持情緒的平和。

  • 減少刺激性飲食,如菸、酒、咖啡。

  • 建立規律運動習慣,並嘗試溫水足浴。

  • 穴位手指按摩,如膀胱經的承山、 胃經的足三里、膽經的陽陵泉等穴位。


  • 資料來源:中榮醫訊第320期-臺中榮總傳統醫學部醫師陳明墾「腿裡的毛毛蟲-不寧腿症候群


    【延伸閱讀】

    腳常常像被電的不自覺抽動? 恐是「不寧腿症候群」惹禍

    夜間腿抽筋補鈣、補鎂沒用? 醫授3撇步遠離痛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39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