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近1/4曾自殘 「創傷知情環境」有助降低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近來兒福聯盟於2024年底對全台一萬六千多名國、高中生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校園霸凌發生率與前年相比下降至10.2%,以言語霸凌最高,關係霸凌居次,雖然霸凌狀況有減緩趨勢,但值得關注的是,受霸凌影響的學生,睡眠問題比例由19.5%大幅增至30.1%,近四分之一的受害學生更曾產生自殘意圖。



「童年創傷經驗」高風險因子 霸凌與被霸凌比例較高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霸凌或是被霸凌呢?數據指出,童年創傷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是校園霸凌的重要風險因子之一,約4.9%的國高中生經歷過四項以上創傷,例如父母離異或過世、遭受言語暴力或身體虐待甚至性侵害等,這些學生無論在霸凌他人或被霸凌的比例上,均遠高於創傷經驗較少者。因此,如何理解並且回應曾經受創的孩子,是面對和解決校園霸凌的關鍵之道。



校園「言語霸凌」逾六成最普遍 四分之一曾試圖自殘



調查顯示,近一年內有10.2%的國高中生曾遭遇校園霸凌,雖然比2023年的15.1%下降了近三成,但問題依然不容忽視。其中,言語霸凌最為普遍,佔64.9%,其次是關係霸凌,佔24.5%。



而校園霸凌對學生的心理創傷深遠且多面,平均每位受害學生受到二至三種負面影響。其中,超過半數(53.1%)感到被孤立,接近一半(48.6%)自尊心受損,另有44.8%感到無助。更令人憂心的是,有三成學生(30.1%)因此失眠或睡不好,恐產生睡眠障礙,比例更較2023年(19.5%)大幅增加。



此外,有過霸凌經驗的學生,將近四分之一(22.5%)曾有意圖自殘或自殺,在在凸顯校園霸凌對心理健康的嚴重影響。雖然霸凌發生率有所下降,但對部分學生的心理影響卻愈加深刻,亟需各界關注。



「創傷知情」有助降低發生率 提升被霸凌者復原力



兒盟強調,本次的研究結果凸顯出,早期介入並減少兒少創傷經驗的重要性。同時,校園推動創傷知情的理念,不僅能顯著減少霸凌的發生,更能降低被霸凌者的心理創傷影響,並提升其復原力。




【延伸閱讀】

校園安全拉警報! 家長可以協助孩子做什麼?

台灣CRC聯盟:國內近5成小六生有霸凌經驗! 「6大訴求」守護兒童身心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3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