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泰源:台灣被拒於世衛外是世界的損失

衛生福利部長、世衛行動團團長邱泰源今天表示,這次行動團共進行43場雙邊及多邊會談,不僅場數較以往更多,會談的官員層級也更高,會談內容更深、更廣,彰顯台灣納入全球衛生醫療體系的必要性。台灣被拒於WHA、WHO之外,他認為是世界的損失。

總統賴清德上午在總統府接見「世衛行動團」,邱泰源向總統報告表示,今年是第5次到WHA,但第一次以衛生福利部長身分帶著台灣2300萬人民的支持與期待到日內瓦,這次行動團到日內瓦,向世界各國展現台灣專業、務實、願意貢獻的原則,參與全球衛生事務,並傳達賴總統關懷世界人民健康福祉的情懷。

他提到,今年積極與台灣友好國家及國際醫衛組織進行專業交流,展現台灣優越的醫衛量能;同時結合立委團、許多醫衛專業團體、青年團體及民間僑界的力量,公私部門協力,站到第一線為台灣發聲,爭取台灣2300萬民眾的健康人權。

邱泰源表示,台灣醫療衛生體系的品質與韌性深獲各國肯定,支持台灣推動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及世界衛生大會(WHA)的力道已逐年增加,今年在WHA大會中,11個友邦均為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提案,共有26個國家直接發言支持台灣,認為台灣的加入有助於打造具有韌性、彈性有效率的醫療健康體系。世衛納入台灣有助於強化全球衛生架構,為台灣2300萬人被剝奪的健康權發出不平之鳴。

他說,期間進行了至少有43場的雙邊和多邊的會議,可以說比以前都多,為未來加入WHO或參加WHA奠定深厚的基礎。這次行動團在日內瓦進行了多場雙邊會議,場次比以往更多,會談的官員層級也都更高,內容更深、更廣,為政府間醫衛合作奠定了更厚實的基礎。

他表示,呼應WHO的重要議題,與許多醫學、牙醫、護理等醫衛團體合作,舉辦多場專業論壇,提高台灣醫衛成就的國際能見度,並彰顯台灣納入全球衛生醫療體系的必要性。

此外,衛福部在去年與捷克、加拿大、英國等多國衛生部簽署醫藥合作備忘錄,在這次雙邊會談中,也討論了如何落實未來的工作項目,包括傳染病防治網、慢性病防治、健保制度、社會文化健康影響因素及人才培育等,與賴總統推動的「健康台灣」方向一致,他相信一定能讓這些國家有更多收獲。

邱泰源表示,台灣身為世界醫療與防疫的模範生,台灣不應該被拒於WHO或WHA的教室外面,不能進入教室與世界的同學們分享,這是世界的損失,衛福部每年都關注及研析WHA所有議題,未來會針對舊的問題找新的方法解決;而面對新的問題,則要找更好的方法解決。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